圣乐作曲家杨伯伦诗歌颂唱会于深圳堂举行 近千人参加

来源:福音时报
2014-11-17 13:50:00
分享与播放

据深圳市基督教两会消息,1115日晚,“2014杨伯伦诗歌颂唱会”于深圳堂三楼举行,杨先生是华人基督教界广泛传唱诗歌《神的应许》和《愿那灵火复兴我》的创作者约有一千多位弟兄姐妹参加,聆听圣诗和杨先生的信仰见证。

提起乐在圣乐事奉的杨伯伦,香港圣乐团创办人黄飞然先生曾说:“近代圣诗创作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香港的杨伯伦”。

据佳音广播电台介绍,一九三一年杨伯伦出生于上海,自幼体弱多病。一九三七年,日军进攻上海,随着父母逃难至英国租借地,十四岁那年父亲过世后,母亲也因为积劳成疾,长年卧床。虽然外在环境堪忧,却有诗歌与来自教会大家庭的温暖陪伴杨伯伦。

十六岁时,他参加上海富吉堂少年诗班,同时也跟着梁友民老师学习小提琴。当时,上海教会音乐风气非常盛行,有各个年龄层的诗班,还有大型管弦乐团,音乐人才备出,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家的摇篮。杨伯伦也深受熏陶。

杨伯伦用心耕耘教会音乐,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同时也渐渐感受到,不管是演奏或是指挥诗班,看到、听到的人都只有一场音乐会的人数。但是,一首诗歌,却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被使用,让更多人听到福音,得到帮助。

一九五三年,在一场冬令会中,杨伯伦再次将自己奉献给上帝。同时也写下《神的应许》与《罪人的祷告》两首诗歌,开启圣乐创作之路。

一九五九年,“三年大跃进”开始,在此之前,教会已被迫停止活动,甚至改为工厂。杨伯伦在时代动荡之中,经历饥荒、炼钢、下乡劳动、参加斗争等。

一直到一九六二年,他有机会移居香港,身上只有三块钱港币,一切重新开始。但是杨伯伦始终没有忘记带领他、爱他的上帝。他继续参与教会音乐事奉,同时以教小提琴维生。

两年后,他先与朋友合作成立公司,一年后自己成立化学公司,研发生产一系列清洁剂,也进行大楼外墙清洗工程。事业不断扩张,杨伯伦曾经担任好几家公司的董事长,还得到香港最高行政首长亲自来函肯定他对社会的贡献。

工作繁忙,杨伯伦仍然坚守对上帝的承诺,无论是商务旅途,甚至用餐时,都可以创作圣乐。当他在世界各地奔波,看见缤纷云彩、璀璨夕阳、耸立高山、辽阔海洋,无时无刻都让杨伯伦对上帝发出赞美,写出动人的乐章。

一九九二年,杨伯伦将公司转售,只为了能全时间以音乐事奉上帝,推广圣乐。他的作品属于传统古典的音乐风格。杨伯伦认为:“圣乐应负起赞美、激励、安慰、劝勉的使命”。

他以圣经哥林多前书十四章十五节:“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提醒我们在唱圣诗的时候,要以心灵和悟性歌唱,要传达上帝的慈爱与圣洁公义,以及对人的安慰鼓励。杨伯伦更提倡以母语来赞美上帝,让唱者与听者更能领会歌中的意义,更得帮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