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老人自杀现象触目惊心 思当今教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作者: 刘静
来源:福音时报
2014-09-12 09:11:00
分享与播放

中国青年报今年7月末曾刊登《湖北农村老人自杀现象触目惊心 在当地被视作正常》一文;同天,新浪网特别制作《湖北农村老人自杀现象触目惊心》专题,与之相配的是新浪热门话题#农村老人自杀潮#。

不看其他,仅从内容来看,已足够令人触目惊心,生命本是神美好的赐予,缘何这些老人在本该得到幸福的迟暮之年选择自杀,他们面临怎样的现状,又是如何去想的呢?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因此问题在11个省40多个村庄驻守400多天展开细致调研。

参与该调研项目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的刘燕舞在调研后面对媒体时讲了几个令人心痛的故事。福音时报小编特从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荆楚网等收集整理,随着他的故事,我们一同来看农村自杀老人的所思所想和所面临的现状。

湖北省京山县的一个农村,69岁老人林木文沐浴之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坐在堂屋中间,一边在火盆里为自己烧纸,一边喝下半瓶农药。纸钱烧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了。“他很久以前就开始计划自杀了。”当地村民猜测老人自杀的原因是与儿媳失和,怕将来死了,孩子连纸钱都不给买。

相比于这件事,村民给出的个人看法更令人震惊,“这样死,还‘体面’些。”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当地一位老太太和媳妇吵架自杀身亡,在葬礼上,家人们不见伤心,反而谈笑风生。

参与调研的学生们面对这样的场景表示看不开,但当地的老人却比这些年轻人看得开。一柴姓老人乐呵呵的告诉刘燕武说,“我们这儿的老人都有三个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这三个儿子最可靠。”

这些听起来着实让人心寒的故事与话语,在刘燕舞蛮长的6年调研时间,称不上是最严重或者最惨烈的,他所听到甚至有超乎他所能够想象的。因这些带着必死决心自杀老人的故事里,甚至有“他杀”的影子。

最典型的是有一对老年夫妇,同时喝农药自尽。老太太当场死亡,老爷子没死,但家属并不送到医院。第二天家里人给老太太办丧事,就让老头躺在床上看。第三天,老头命毙,就着为老太太办丧事的灵棚,立马又为老头办了丧事。

另一个是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发现父亲没有要死的迹象,这个儿子就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老人随后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在这一类故事里,不给老人看病是最普遍的一种。有人给刘燕舞算过这样一笔账:假如花3万元治好病,老人能活10年,一年做农活收入3000元,那治病就是划算的;要是活个七八年,就也不太亏本;但要是治好病也活不了几年,就不值得去治。

这么细致的算账,刘燕舞也曾做过一笔。他用驻村400多天的调查数据,画出了一条“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曲线: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不久前香港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近10多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跌至世界最低行列”,每10万人自杀人口不足10例。

“中国的自杀率总体上是在下降的。但是,农村老人却越来越难以摆脱这条(自杀的)路,这或许是他们稀释和消化现代老龄化社会痛苦的特有方式。” 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刘燕舞以沉重的语气说到。

他认为农村老人自杀率升高主要原因是他们遇到的四大困难,即生存、疾病、精神、日常照料。其中,前两者的合计占直接死因的60%,其后才是情感的问题。“换句话说,要减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不饿死,不病死,不寂寞死”。

纵观别人关于给老人看病所算的账,刘燕舞所算的帐、所下的结论以及所想到的解决办法,不难看出,老人自杀潮的根本原因是儿女们的孝道观出现了问题。孝敬老人,在儒家的观念中是天经地义的事,因孝为伦理实践的中心。而圣经中是如何论述孝道观的呢?陕西省基督教协会总干事陈鼎亮牧师曾著文特别分享。

他认为,在旧约圣经中,十条诫命大概可以这样讲,前四条是对上帝,后六条是对人。对人的第一条(就是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就是论孝道的总纲,也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可见,在神的眼中,父母的地位受尊崇,既使觉得老人难相处,也要孝敬他们。

而在新约圣经中,孝道观有了更具体的表现。主耶稣曾责备法利赛人,借口不奉养父母:“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太15:5-6)另,在被钉十字架,生命垂危之时,主耶稣特意叮嘱门徒约翰要照顾他的母亲马利亚。

“这是我们效法的最好典范。”陈鼎亮牧师表示,对于基督徒来说尊敬老人不仅仅是社会公德这样简单,乃是敬畏上帝,尽人的本分,讨主的喜悦。

既如此,基督徒该如何实践孝道呢?陈牧师给出的建议是赡养、顺从、敬重、福传。所谓福传是指倘若父母还没有信仰,要学会为他们的灵魂祷告,寻找合适的人、合适的机会传福音给他们。当然,在这方面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接受福音的拯救,还要关注他们属灵生命的成长。

那么,作为蒙召者聚集的教会,针对老年人有着怎样的关注呢?是否有牧者曾对此做过深度思考呢?

据各地教会的网站消息及福音时报网站所收到的供稿可知,随着信徒老龄化日益突出,教会内的牧者们也开始关注老年信徒。如,上海沐恩教会、北京缸瓦市教会、福建泉南堂、皖淮南望峰岗基督教会……等多地教会,会在每一年的重阳节举办敬老礼拜,有的还会在逢年过节之际,走访老年信徒。

当然,也不乏教会寻觅新方法。如,在册信徒80%是老年人的苏州救世堂,于2014年6月25至28日特别举办首届老年人夏令营,即乐龄营。带领老人们一起敬拜、灵修、游戏、分享、品尝、讲座、写信、陪谈……以期让老人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和盼望。

此外,也有牧者在关怀、活动之外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单渭祥牧师曾发表《老龄化社会中对银发族牧养的若干反思》一文。他提出教会应教会重视长者事工,给出的策略是将灵性的牧养作为老人事工的基础、将纯正的教导作为长者牧养的关键、将爱心的关怀作为老人事工的灵魂、将鼓励参与事奉作为长者发挥余热的渠道。

他指出,教会的老年事工与世俗的老人活动是不同的,教会不仅仅要让老年人继续与人有和谐的交往,更要他们保持与神有美好的关系。保罗的“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境界,而是可以亲历亲尝的恩典。人类心灵的轨道虽然也受生理轨道之影响,但里面力量的刚强可以超越生理现实的局限,且以喜乐的心,延缓衰老(箴17:22)。也亦如保罗,一直积极侍奉主,在人生终点临近时作最后的冲刺,以至成就最后的精彩。

单牧师认为如此去做,老龄化不会再是教会包袱,反而会成为教会的“宝贝”,一个有待开发的一股雄厚的人力资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