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基督教发展史 览当地教堂风采

来源:福音时报
2014-08-08 06:40:00
分享与播放

1853年英国人戴德生牧师来华宣教并建立宣教团契内地会,把福音的事工从沿海推向内地。1882年,内地会传教士把福音种子播撒在陕西宝鸡的岐山、眉县、凤翔、扶风等地。此后一百多年来,岐山等各县区的教会历经风雨,不断发展。

据岐山基督教网介绍,1925年眉县梁忠信在眉县教会信主、受洗并被差遣扎根岐山高店传扬福音,发展信徒有朱福海等几十人。1930年教会在高店街南买地1.7亩,建大房和附属房共10余间作为教堂,开始敬拜活动。这便是岐山最早的基督教堂。与此同时在渭河以北地区,英国人史鸿道牧师已扎根在凤翔开始传教工作。有一位叫别解贞的老人接受福音信了主,之后,别解贞经英国人米旗荣牧师培养成为传教士,并于1942年派遣她来岐山传教。史鸿道牧师出资在岐山县城西街的西巷旁(今岐山县招待所院内)买地3亩,房子5间做为岐山教会的活动场所与别解贞的住所。从此,别解贞就以教会为家,把自己奉献给神,开始了她传福音的生涯。她走遍岐山各个乡村,广传福音拯救灵魂,引人归主。 

当时,凤翔教堂长住的牧师米旗荣、师美生(美国人)、夏友伯(加拿大人)、安宜圣(英国人)经常来岐山协助别解贞传教。1948年西北神学院毕业生原彼得(蒲城县人)被差到岐山主持传教工作。他和别解贞组织信徒先后两次修盖教堂,其间同华亭、尚大姨、赵德仁同心合一传扬福音到蔡家坡等地区。1960年,岐山全县有信徒1000多人,其中县城信徒300余人,教堂6间,宿办楼5间。

同年,1960年原彼得返回原籍,接着同华亭、王德海在岐山主持传教工作。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同年7月,公开的宗教活动完全停止。1979年以后,岐山县教会各堂点的敬拜活动逐渐恢复,但由于礼拜堂被毁,信徒只能在家中聚会。

益店堂由杨怀长老主持在他家礼拜,信徒达上千人,执事、同工有曹生华、韩志修等;高店堂由朱福海长老主持在他女儿家礼拜,人数有几百人,执事、同工有麻弟兄、冯玉林等人;蔡家坡堂由赵守智长老(赵德仁之子)主持工作,在李万顺弟兄家礼拜,信徒几百人、同工有李万顺、王秀珍夫妇(李春香之父母)。由于教派的原因,信徒比较分散,县堂由王德海长老主持在朝阳村四组王恩芳家里活动。后随着信徒人数的增加家庭聚会点已无法满足教会敬拜活动的需要。 

在岐山教会各堂点的牧长和信徒多方申请呼吁下,经政府批准,全县开放岐山县堂、益店堂和高店堂,分别在1987年和1988年退还了教产。教会上下积极奉献,买地方建教堂,现在都有了活动场所。但随着每年信教人数的增长,仅有的三个堂已难以满足需要。经政府同意,青化、小强、屯子头,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建起三座礼拜堂,初步满足了信徒的需求。 

截止目前,岐山教会有6个堂13个点,信徒约有6千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