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等部门于2012年2月16日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中,充分肯定了宗教团体从事慈善公益的内在主动性、历史传统和社会公信力,那当前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情况如何呢?
近日,广州基督教两会邀请了福幼基金会广州公益项目统筹主任孙山亦博士举行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与教会社会服务参与”的讲座。
从当前来看,社会组织类型主要分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申请逐渐放开、社会服务向政府购买形式转型,我国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呈快速发展,教会的社会服务亦稳步跟进。
据两会统计,目前全国基督教界共开办医院和诊所37家、敬老院180多家、孤儿院9家,捐赠残疾人轮椅2万辆、医疗车28台、援建学校129所,修建水利设施167处。近五年来,各地教会救灾、扶贫、助学等捐款累计3.5亿多元人民币,受益人群达60多万人次。但这个数字与中国基督徒的总数而言相对较少。由此而见教会在社会公益方面可作为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孙山亦博士根据2012年6月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会王作安局长提到宗教团体在社会公益慈善方面需要注意的几点:1. 履行公民义务、担当社会责任。2. 运用正确神学观点引领信教群众,分担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3.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不断提高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她提出了关于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思考:教会社会服务跟上时代发展了么?教会对服务社会的使命认识如何?当前教会社会服务发展的空间和方向是什么?
对于国内教会的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事业,她提出了建议:
1.需要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至2013年底,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达到2.4万人,社会工作项目经费达到8亿元。目前广州1400万人中,有登记注册社会组织共4741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2008年的不足10家发展到217家,全市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达到6873人。那么教会在社会服务上也应在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和能力上跟上。
2.认识教会的社会服务使命。对此孙博士引用卢龙光牧师的话:社会服务是基督徒及教会的使命。基督徒在地上有使命要完成,就是将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上帝的爱及复和的福音,传给未认识神的人。社会服务的意思,就是信徒将对人的爱,透过社会服务来服侍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表达出教会及基督徒对小区的关心及向邻舍传福音。”
3.理解和尊重国家政策。《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国宗发〔2012〕6号明确了政府积极支持的态度。但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社会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相比,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积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相关政策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执行力度需要继续加大;宗教界参与和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管理还不够规范,优势和潜力有待进一步调动和发挥。”
另外要注意的是:“当前,重点支持宗教界在以下领域开展非营利活动:灾害救助;扶助残疾人;养老、托幼;扶贫助困;捐资助学;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法律和政策允许的、适合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发挥积极作用的其他公益慈善活动。”山亦博士认为,教会可以重点在这些领域开展服务,并不断发掘和回应社会的新需求,使教会的公益慈善服务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