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祂就与上帝同在。在伊甸园中,祂与亚当和夏娃同在。在大洪水中,祂与挪亚同在。在出埃及时,祂与摩西同在。在迦南地中,祂与以色列百姓同在。祂与参孙同在,与撒母耳同在,与大卫同在……后来,祂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祂是黑暗中照耀的光,祂是上帝之子——耶稣基督。
重新演绎耶稣基督的事迹,对于任何人来讲,想要在前人的创作中脱颖而出,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大家对耶稣的经历实在太熟悉了,甚至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常常被信徒们津津乐道。然而,《上帝之子》开场的这一个个镜头,立刻就将人带入对上帝同在的强烈渴望之中。因此,不论接下来的情节会如何安排,都会让人急不可耐地看下去。
影片以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的场景开始,约翰口述他对耶稣基督的见证,“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开始,随后展开耶稣基督的生平,最后再次回到拔摩海岛,耶稣基督向老约翰显现,给软弱孤独的使徒带去生活下去的信心和盼望,一如将之再次赐予我们一般。
然而,如何将耶稣基督的生平串成一条线,向观众们尽可能多地展现这位独特者的一生,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若是像那部按照《路加福音》拍摄的电影《耶稣传》来拍摄,自然是最符合《圣经》记录的,但是也就失去了这部新的影片存在的意义。
不过,《上帝之子》可谓独辟蹊径,将耶稣的某些事迹与祂的教导捆绑在一起,不仅不会让人感到不合理,反而更加深刻地阐述了耶稣基督所要传达给我们的话语。例如,当耶稣在税关上遇见马太的时候,旁边恰好站着一位法利赛人,这岂不是讲解“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的最佳背景吗?“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耶稣对着众人讲完,随即对马太说,“来,跟从我吧。”
影片选择了几个场景来描述耶稣的神性,例如当有人拆了房顶把一个瘫子带到耶稣跟前,希望得到医治时,耶稣在医治他之前,却先赦免了瘫子的罪。耶稣的所言所行让旁边的文士非常不满,因为在文士的心中,只有上帝才有赦罪的权柄。另一个非常壮观的场景则发生在耶稣行走在海面上,并招呼彼得也站在海面上,更是彰显出祂那独有的神性。
为了彰显耶稣的慈悲的一面,影片挑选了“行淫时被捉的女人”受审判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影片着墨颇多;在面对众人的喧嚣声中,耶稣注目地环视众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没有人敢回复祂,人们不得不扔下自己手中的石头,除了那些心中刚硬故意试探耶稣的人。
拍摄关于耶稣基督的影片,有一个无论如何也难以不选择的神迹,那就是五饼二鱼的场景,毕竟,这是耶稣所行的神迹中,唯一一个被四部福音书都记载了的。而且,这个神迹还意味着一个转折,因为在它的最后,耶稣基督竟然“逃跑”了。当然,耶稣不是因为害怕才逃的,而是因为祂并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那个“王”,正如祂后来对彼拉多说的那样,“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但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一个转折,从这个故事开始,不论耶稣之后行出怎样的神迹,整个影片都隐隐带着一种悲剧的预兆似的,那些热情的百姓最后到底要把耶稣推向怎样一个位置?耶稣是否会因着他们的喧嚷而做出让步?当然,耶稣不会,祂来到这个世界是要做这个黑暗的世界的光。是真正的光,不掺杂任何黑暗。
气氛越来越凝重,耶稣在故乡遭受逼迫;后来来到耶路撒冷,虽然有荣入圣城的场景,也抵不住后来洁净圣殿时的悲哀。当祂在耶路撒冷教导众人、与文士和法利赛人辩论的时候,撒旦的双手已经明目张胆地伸向了祂的门徒犹大。黑夜之中,坐席之时,祂知道了接下来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那可怕的苦杯、那流血的洗礼、那朋友的背叛,将一点一点加在祂的身上。耶稣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安静地设立圣餐,不过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忧伤,催促犹大去完成他的抉择,提醒彼得将会三次否认自己。
接下来的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耶稣被抓、受审,最后被钉十字架。整个影片的后半部分都在阐述着这件事情。耶稣遭遇这些痛苦,到底是为了谁?因为大祭司和文士的假冒伪善吗?因为彼拉多的自私吗?因为犹太百姓的无知和纵容吗?因为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邪恶合作吗?因为犹大的背叛吗?因为彼得的否认吗?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公吗?因为历史环境的无奈吗?太多的原因,然而,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讲,在这段与耶稣同经十字架的道路上,都不能不想到自己的罪恶。这些人的罪,在我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呈现,我们并不比他们更为有义,我们心中时常被嫉妒、仇恨所胜,我们经常对弟兄报以厌烦的态度,给邻居撇去冷漠的目光。
耶稣基督没有避开这些患难,影片特别留给观众一个场景,当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走向各各他山的时候,头戴荆棘冠冕的祂,紧紧抱着十字架,用祂那满是鲜血的嘴,轻轻地亲吻了祂将要被钉上的十字架。主耶稣是为了我们而承受这些惩罚的,如果他避开了这种种酷刑,那么我们将必须承担;正因为祂坦然接受了那些鞭打,以及那十字架的刑罚,我们才能以免去这些惩罚,才能以与上帝和好,才能以得着内心的平安,那永远的属灵的福气,才得以降临在我们的身上。若是没有基督的受难,我们将要受难;若没有基督的眼泪,我们必要流泪;若没有基督的流血,我们将要流血……
上帝之子,这是永不褪色的名字;耶稣基督,这是照亮黑暗的真光。经历死亡之后,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了。彼得终于明白,耶稣基督在最后晚餐上所掰开的那个饼,象征着祂的身体,就像耶稣基督亲自说过的那样,“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是的,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祂一直与我们同在,从创造世界之初,从我们的先祖亚当开始,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祂一直与我们同在。祂曾亲自进入我们的世界之中,为我们的罪担当刑罚,遭受鞭打,被钉十架,复活升天,赐下圣灵,祂还要再次降临。而在整个过程之中,祂一直与我们同在,就像祂曾与我们每一位信仰的前辈们同在一样,直到永永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