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加拿大卡城福禾堂主任牧师洪光良受邀于广州市东山堂英文团契分享《Fisherman or Fishes》(即“年年有鱼”之意),洪牧师就圣经多处经文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本文惜以记之。
【经文】 路5:1-11(or太4:18-22; 可1:16-20)
小 引
东山堂园区内的浅浅水池里,生活着不少由信徒自发性带来寄养的各种各样美观小鱼。这些五光十色自由嬉戏的小鱼、不但吸引着许多小朋友的兴趣,也增添家长们很大的欢乐。我每次欣赏这些小鱼的时候,愉悦之余,总会不期然地联想起一些与“鱼”有关的故事。诸如《世说新语》中的“洪乔之误”、《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乃至福音书中耶稣用来教导门徒的许多言语;“得人如得鱼”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加利利海滨是耶稣开始传道常到的地方,他的门徒也多半是这里的渔夫,所以,耶稣传道话语中经常涉及“鱼”就不出奇了。今天要分享的这个题目就是其中之一。
凭直觉反应,在“得人如得鱼”这个命题中,我们至少可以有这样的理解:
1,从“人”身上所得的利益会如同从鱼获上所得的利益。这样,“人”的存在只是为渔夫提供利益而已,“人”本身并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2,视世界为“海洋”,喻世人为“鱼类”,那么,作为“得人渔夫”的门徒,所“得”的便不是生活的利益而是生命的奬赏。
其实,“鱼”这个命题,在《圣经》里面,还有更大的空间让我们去探讨。
鱼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Culture)的角度来看,鱼和人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为在脊椎类动物中,鱼类所占的数量最多;鱼和人类的关系也最密切,从狩猎时代开始,人对鱼类便有了不断的依赖和认识,因而积淀为深厚的“鱼文化”,从捕鱼、食鱼发展到养鱼、护鱼乃至衍生出不少与鱼有关的神话传说等等。在从公元前5000-3000年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不少绘有鱼纹的彩陶。
( 河南仰韶村出土旧石器年代鱼纹彩陶 )
此后在其他文化遗址中,除发现了诸如人面鱼身的图案以外,还有各种鱼形玉饰出土。可见鱼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中国文化史上,和鱼或鱼有关的汉字竟达到911个之多,这就是鱼文化的正常反映了。
鱼的象征意义
鱼的象征意义(Symbolism)也是很丰富的,人们很早就注意到鱼不闭眼的特性,因此就赋给牠“儆醒”的象征。中国古代的锁头之所以采取鱼形并称之为“鱼钥”就是这个道理。又因为鱼是多产的动物,故又和多子多孙的愿望连在一起。古人还认为水和天是相通的,鱼生活在水里,所以又看鱼为生命力和灵魂的化身。更因为汉语的“鱼、裕、余、如”等字发音相同,所以又说鱼是富裕,有余的的兆头。许多古墓葬中常有不同形态的玉鱼佩出土,无非都反映了古人对鱼美好象征的愿望。因此就常用玉石雕成鱼形饰物佩带在身上以示吉祥。
( 左图:虢国古墓出土玉鱼佩。右图:红山文化期出土古玉双鱼佩 )
鱼的神学意义
除了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之外,更值得我们基督徒关心的,“鱼”还有神学方面的意义。神学一词原由希腊文的“Θεολογια”(英语:Theology)演变而来,是由Θεος(即神)和λογος(即道)两个字组合而成。因此,神学也即世人对上帝正确认识的科学。
传统上认为鱼类是唯一不受洪水灾劫影响的生物,因此也是永生的象征。又因鱼有不闭目的特征,所以就令犹太人联想到上帝的保护(诗121:3-4)来。这样,多“得鱼”无异就是多得上帝保护的弦外之音。耶稣呼召彼得等渔人来归他并应许其要得人如得鱼,是否也含上帝的保护在内,应该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另一方面,先知以西结在其异象中提到当上帝使以色列复兴的时候,就有一幕提及上帝要令渔夫多得鱼的图景(结47:9-10);所以,这岂非以色列人都归向耶稣之日,也正是以色列国复兴之时。由此可知,耶稣所说要令彼得等门徒得人如得鱼的应许,恐怕并非如一般解经者所说,是要使跟从的人多得个人的好处或利益吧。因为,果如他们所言,被得的“人”岂不成了任由传福音者鱼肉烝煎的对象?而这却是和旧约的教训相悖的(哈1:14)。
当然,我们都是愿意做多得人的渔夫的,但并非做一般的渔夫,也不只是要做得一般利益的渔夫。我们要得“人”,也愿意世人得着我们。
回顾基督教初期的历史,确实是既恐怖又感恩的历史。当日基督徒为了避过罗马暴政的加害,又要把福音传开,因此就必须运用灵巧的方法来避开敌人的搜捕。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藉由画一个鱼 的符号来确认彼此的身份,例如先由一个人随意画出鱼形中一条弧线,若对方亦为基督徒,则对方应会在心照不宣的情况下去完成符号的另一半。后来有人发现组成希腊文“鱼”字“ΙΧΘΥΣ”这个字的五个字母,竟然依次可以用“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救主”五个神学术语单词的首个字母来组成。当人们把“ΙΧΘΥΣ”填到鱼形图案中而成为 的时候,就给它起了个“耶稣鱼”的别号。自从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272—337)颁布《米兰诏谕 》(Milano Decree) 以及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耶稣鱼”也就成了基督教的公开标志,这个美丽的图形很得人喜爱,除了作为饰物,它的内涵还可以彰示出基督教的核心信仰。
(常见的一种耶稣鱼图案)
我们是鱼还是渔夫?
在脊椎动物中,鱼类占了53%,哺乳类只占9%。故知鱼的数量远远多于渔夫的数量。这也可以用来反证耶稣所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的道理。由此可知,渔夫得“人”的空间是很大的。然而,诚如前面所说,扮演“渔夫”角色的使徒要得的并非从人身上获取「渔利」,反而要给“人”带来“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救主”的好处。所以,渔夫“得人如得人”的愿望也就变成了促使世“人”都去得“耶稣鱼”的生命了。这样,从属灵的角度来看,每个被“得”的人就都有了双重的身份,既是生命的主舍命牺牲非要得不可的“鱼”(Fish),又是被主差遣去得“人”的“渔夫”(Fisherman)。也即是说,我们是先以鱼的身份被耶稣基督自己得着之后,然后才有可能变成去得人的渔夫的。这样,我们无论是“被得”还是“去得”,就都是耶稣基督的“人”了;就都应当欢喜快乐和感恩了。
渔夫之死和鲶鱼效应
三年前(2000年九月),我在浙江省一个叫做“大横床”的小岛上,曾经艰难地安慰过一位和笔者同姓的姊妹,她的丈夫在下海打鱼的时候网到一条不知名的大鱼,结果是鱼捞不上来人反而被鱼拖入深海淹死了,连尸体也找不到。这是人为得鱼而死的悲剧和罕见事例,当我为这位“宗姊”祷告的时候,身心灵的感觉都是无奈和无力。姊妹的丈夫为了捕获一条大鱼而赔上生命固然可惜,但联想到耶稣基督为了救“人”而被钉上十字架的事实,就更加无语了。试问如今被主吩咐出去得人的渔人中,究竟有几多肯为“得人生命”而非“得鱼获利”而赔上自己的生命呢?即使真有肯做“得人如得鱼”的福音渔夫,又有几多真是竭尽忠诚至死不悔的“人”呢?我曾常常以此反问自己,结果只能自认惭愧。
在挪威一处渔村,有个与众不同的渔夫,别人带回码头的沙丁鱼都是死的,他每次带回来的却都条条鲜活生猛,因而都能卖出好价钱。他的秘密原来是掌握了沙丁鱼懒于活动的特性,不肯活动就容易死亡。为此,他就在运载沙丁鱼的水仓中放入几条专门吞吃沙丁鱼的凶猛鲶鱼(Catfish),沙丁鱼为了逃避鲶鱼,不得不拼命逃窜,因而得以保存活力。这种现象后来被运用到职场管理学上,就是利用危机感来刺激并提高工作的竞争力,理论上称之为“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 )。门徒和传福音的人,为了保时警觉和热情,有时受点“鲶鱼效应”的刺激,我想也非没有好处的。
感谢主,我们同时都是主赐生命的鱼,又是为主得人的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