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媒体树立起教会正面形象 应引起基督教界广泛重视

来源:福音时报
2010-12-03 04:42:54
分享与播放
“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现场

据凤凰网报道,2010年12月2日上午, “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宗教媒体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倡议当代宗教媒体所面临的问题和出路,共议宗教媒体的社会定位,亦探讨宗教媒体如何积极应对新媒体形势下的传媒格局。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各全国性宗教团体会刊协办,共约600人参加,中国基督教两会《天风》杂志主编单渭祥牧师亦有出席。此次研讨会共有36位宗教学者及宗教媒体人提交了论文,并在三场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韩松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传统宗教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随着大众媒体对宗教话题越来越关注,相关报道不断增多,甚至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热议,对宗教媒体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其次,传统宗教媒体还面临着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的巨大压力,新媒体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宗教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当中,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体,新闻传播牵引着社会的加速变化,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韩松也指出,媒体之所以称为社会公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人们的行为有巨大的引导性,由此突显此次会议主题的分量。可是,不得不说,我们基督教界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媒体上的声音,是微乎其微的。

随着时代发展 福音的传播方式在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演进,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圣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随着初代教会的信徒远离家乡,四处传播主的福音,即“口传”成为了当时最主要的传播福音的方式。1189年,基督教国家的第一个造纸厂在法国耶罗建立。

马克思曾指出:“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基督教)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顾第一批来华基督教宣教士的办报刊实况。相关资料记载,其中1815年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近代化报刊,它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该报在1837年5月号上首次报道了马可波罗来华的历史事件。有研究学者指出,后期到中国传教的欧美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等人之所以比其先行者利玛窦的影响更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更为先进的传播工具——报刊。

1844年5月24日,美国发明家莫尔斯用电报代码发出了第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什么?”由此远距离信息传播成为可能。目前,教会的网络化轨迹日益明显,各地教会纷纷建立自己的本堂网站,亦有各地综合性的福音网站不断兴起。可是,我们仍能看到,中国基督教界在媒体层面,仍是一个急需拓荒的领域。

媒体是服事的延伸 透过媒体树立教会正面形象

在这个媒体当家的时代,教会却总是缺席。也有不少牧者曾经与福音时报同工分享说,教会不知如何面对媒体,有时候接受采访报道时,易被断章取义,甚至有可能被误解,还不如对其敬而远之。因此,教会和社会在媒体里一向彼此防备,互不关系。另一方面,在中国现行宗教环境下,媒体在教会领域的新闻,也常常面临禁区。

一般的大众媒体对基督教界的报道大多止于教会的负面信息,由此,基督教在社会上的正面形象常常不能被树立,甚至还常常遭到误解和诋毁。让社会通过媒介了解到教会在社区和社会服务当中的贡献,是基督教建立正面社会形象的重要阶石。

一位基督徒新闻教授狄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