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兄姐妹读到《歌罗西书》,看到“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这节经文时感到疑惑,保罗提到的西古提人是个什么民族呢?
这里提到的西古提人,其实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斯基泰人,同时也是我国史书上提到的塞种。斯基泰人是个游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欧亚草原上的霸主。由于他们没有文字,因此人们主要通过古代其他文明的文献以及散落的考古遗迹,才得以知道他们大致的发展历程。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斯基泰人最初生活在中亚地区,因与另一游牧族群马萨格泰人争夺牧场失败,被迫向西迁徙。公元前8世纪左右,斯基泰人最终抵达黑海北岸,后在多瑙河、顿河等流域繁衍。
这一时期的斯基泰人,尚未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以多个部落联盟的形式分散生活。他们以游牧为生,随季节迁徙。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从而得以驰骋欧亚草原。斯基泰人也被认为是最早的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深刻影响。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是斯基泰人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的他们,凭借独创的骑兵战术,成为欧亚草原上的霸主。 公元前513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率大军入侵斯基泰,试图将其纳入帝国版图。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斯基泰人采取游击战术,不与波斯军正面决战,而是不断袭扰其补给线,诱敌深入草原腹地。最终,波斯大军因粮草耗尽、水土不服被迫撤退,斯基泰人乘胜追击,大败波斯军,从而令文明世界所震惊。
斯基泰人并非只是赳赳武夫,他们凭借游牧的优势,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间人。他们将中国的丝绸、中亚的香料运往古希腊、波斯,再把希腊的陶器、波斯的织物带回草原。这种交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贸、文化交流,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就构建了丝绸之路的雏形。
公元前四世纪后,斯基泰人内部不同部落为争夺牧场、财富频繁内斗,导致整体实力分散;而外部威胁不断加剧,西边的希腊城邦逐渐加强对黑海沿岸的控制,挤压斯基泰人的贸易空间。东边的萨尔马提亚人则趁机崛起,不断蚕食斯基泰人的牧场。
到了公元前3世纪时,萨尔马提亚人对斯基泰人的大规模进攻,他们节节败退,被迫放弃核心区域。
至此,作为独立族群的斯基泰人,正式从历史舞台的中心退场。其民族也融入到其他草原民族中。斯基泰的文化、语言、习俗通过融合,融入了后续的草原族群,成为欧亚草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中提到西古提人看,足见他们直到罗马帝国时期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