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同工,本应是因信仰联结、“一同事奉、同心同行”的伙伴,彼此信任、扶持应是这段关系的基础。可一场充值送话费活动,却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某些人内心的猜忌与狭隘,也照出教会同工之间的“信任”何其脆弱。
故事很简单:教会团体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集团网后,对方针对团体推出充话费优惠——充100元送10元、充50元送5元。这原是惠及众人的好事,牧师与同工们如实分享后,多数同工都欣然参与,无人质疑。毕竟话费到账与否、优惠兑现与否,是立等可见的事实,既无行骗的空间,更无行骗的必要。
唯独一位被信徒视作“德高望重”的长老,做出了令人费解的举动。他跑到乡镇的移动代理点询问,当门店业务员答了一句“没有”,他便如获至宝般断定牧师在“骗人”,随后四处散播这一说法。即便牧师事后耐心解释,说明这是移动公司与宗教团体直接对接的专属业务,他依旧固执己见:不参与活动,也未放下对同工的质疑,更未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说法。
被质疑的牧师将此归为同工“思想落后”,但在我看来,这根本是信任的缺失。充话费优惠并非复杂骗局,也不需要高深认知才能判断的事,只需简单沟通或稍作等待,真相便一目了然。可这位长老偏偏不信朝夕相处的牧师,转而相信不懂业务的代理点业务员,还用“骗人”这般负面的词给教会牧师定性,甚至四处传播负面评价。这哪里是“谨慎”,分明是对同工赤裸裸的猜忌与质疑。
牧师选择善意理解同工,既是自身修养的体现,也是对同工情谊的珍视与包容。但这份包容,不该成为掩盖这位长老存在信仰问题的借口。作为众人敬重的长老,本应是教会合一的“粘合剂”,是传递信任与团结的榜样,可他却仅凭一句未经证实的话,轻易否定了同工的善意与真诚,还在信徒中传播。
教会的凝聚力离不开同工和信徒间的彼此信任,如果被信徒信任的牧者,连充话费这样的小事都无法相信同工,并且对信徒宣传牧师“骗人”,又怎能指望在更重要的事上同心同德?又怎能指望他带领的信徒信任其他牧者呢?
这件事真正令人寒心的,从来不是质疑本身,而是质疑的方式:不和本人沟通、不多方求证,便直接给教会牧师扣上“骗人”的帽子。信任本是易碎品,建立它需要长久的真诚浇灌,摧毁它却只需一句轻率的怀疑。同工之间的信任,不该脆弱到经不住一场充话费活动的考验;“德高望重”的称谓,也不该只停留在表面,更应体现在对同工的尊重与体谅之中。
或许有人会说“小心无大错”,可真正的谨慎,是理性求证后的审慎判断,而非毫无根据的盲目猜忌。错误的求证途径,加上牧师“骗人”的轻率断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去纠正,更何况他明知自己错了,也不向同工认错道歉,根本无从纠正。我为什么说这位长老不相信教会牧师呢?除了这事,还有一件是去年他在信徒面前传播听来的关于教会牧师的负面信息,事情传出后,有同工不信,经求证是属于不实信息,辗转反馈到这位长老处。没想到这位长老不是承认自己说的话没有根据,被误导,而是说以后不要说这事了,还给人一种迫于压力而不敢说真话的错觉!作为一位被信徒捧为“德高望重”的长老,如此轻易地质疑同工、散播无据传言,对教会的合一、对同工的情感,都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教会里的同工情谊,若没了信任的基础,彼此相爱只会是表面的;信仰中“彼此扶持”的教导,若少了坦诚与体谅,再动听的讲道也只是空洞的口号。
每一个行走在信仰路上的神仆们都应该明白:与同工并肩同行,信任是极珍贵的礼物;践行信仰真谛,真诚是最坚实的底气。别让小事碾碎了信任,更别让恶意的猜忌拆毁得来不易的合一。毕竟,教会的合一,藏在彼此信任的眼神里,藏在坦诚的沟通中,从不在无端的猜疑里。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