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为教堂的安防感到担忧?您是否在寻找教堂更为安全的、高科技的、最新的平台?下面我们分享的就是有关这个方面的新项目。
近日,我到辽宁省辽阳市基督教堂拜访,看到他们这里又有新变化:新“上马”了一套先进的“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项目,总投资十九万余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高科技的平台、有什么独到之处呢?值得教会有这么大的投资?辽宁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辽阳市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王润涛主任牧师和同工向我展示和介绍了这个应急数字平台系统。
辽阳市基督教堂坐落在文圣区东三道街34号,现为辽阳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辽阳市基督教协会所在地。该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占地面积3002平方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类似四合院的建筑,采用青砖青石结构,主体建筑呈十字形,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2014年10月17日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百多年的教堂、又是砖瓦和木结构,在消防、安保诸多方面,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隐患。虽然他们已经有了一套传统的闭路监视和消防等安防系统,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尤其是作为辽宁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级的要求也不同于普通的宗教活动场所。正因为如此,辽阳基督教堂也是防火、防盗,安全的重点单位。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辽阳市白塔区一饭店2025年04月29日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为了保护好文物,为了安定、安全地开展基督教信仰聚会活动,辽阳市基督教堂与国家级的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签订了关于《辽阳市基督教堂2025年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合同》,更新、提升了教堂所有的数字化安防系统。
这套“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系统与以往的闭路监视系统有哪些不同呢,其高科技含量在哪里?
简言之,应急数字化平台的核心定位是构建 “空天地一体、云网端融合” 的应急通信与指挥体系。这是应急管理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与传统监控有着本质上的代际差异。您可以这样理解:传统监控是 “眼睛”和“录像机” ,而应急数字化平台是集 “眼、脑、手、脚、神经网络”于一体的、可以在线下(监控室)和线上(手机等无线终端)的“AI智能机器人”。我们就说识别准确率吧,针对烟火识别、人员落水、安全帽佩戴等特定场景,算法识别准确率通常要求>95%;再说处理速度,视频流分析延迟通常在几百毫秒级别。
一、 该系统与传统的监控本质定位不同
守护生命安全,践行信仰关怀:系统通过智能监控、火灾自动报警和应急疏散引导,能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尤其保护老人、有病等弱势群体。这是对看顾弟兄姐妹和生命神圣性最直接的守护,体现了教会最深切的关怀与责任。这是从“事后追溯”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评估”的全流程管理。教堂原有的监控只有十几个监视镜头,现在已经增加至四十多个,而且是全方位的、无死角、无盲区的进行智能化监控。其特点是“看得懂、想得明、调得动、处置得快”,致力于风险的早期识别、智能研判、协同指挥和高效处置。
二、 与传统的监控技术架构不同
从靠人工睁大眼睛盯着电视频的“烟囱孤岛”到“融合智能”。融合化,集成视频、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水位、温度、位移等)、卫星遥感数据、人员信息、地理信息、预案文本、资源数据等,形成多维度、全天候的感知体系。智能分析:利用AI算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
传统的监控是依赖人眼长时间盯屏,效率低,易疲劳出错。而这个平台是进行自动识别,如火焰、烟雾、人员入侵、人员聚集等。
三、 功能优势对比
从“看见”到“洞见”和“执行”,核心优势是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AI模型,实现对自然灾害(如暴雨、地震、内涝)、事故灾难(如火灾等)的早期预警和趋势预测,将应对关口前移。核心功能是平台内置融合通信(可一键调度视频会议、电话、卫星电话、APP消息、无人机等)和资源管理(可实时查看救援队伍、教堂所有场所位置和状态),实现可视化、扁平化、精准化的指挥调度。强大支撑:通过“应急一张图”功能,将灾情信息、救援力量、物资分布、人口数据、重要目标等全部叠加在电子地图上,并利用大数据模型推荐最优处置方案(如最佳救援路径、疏散范围规划),为指挥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协同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横向到边(有关的各委办局)、纵向到底(国家-省-市-县-乡) 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指令可直达现场处置人员的手持终端。
感知方面:原有的监控是一双眼睛 ,现在等于是成千上万双不同功能的“眼睛”(视频、传感器、卫星等)。
分析方面:提供强大的虚拟化计算资源,CPU、GPU集群用于AI计算。从人脑记忆和回想到现在的一个强大的“AI大脑”,能实时分析、预测未来。系统强化指挥调度,构建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指挥中枢,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精准高效调度。
行动方面:通过嘴喊、腿跑,到一个高度协调的“躯体”(指挥系统),指令直达“手脚”(救援力量)。
连接方面:犹如一个独立的神经,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融合通信),反应极快。
生存能力方面: 无线连接一个“超人”,在任何极端条件下(如断电、断网、断路),通过多种通信手段(卫星通信、无人机基站、应急通信车等)确保指挥命令的上传下达。
总而言之,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是对传统监控的降维打击。它不再是简单的安防工具,而是一个集感知、通信、计算、决策、执行于一体的复杂智能系统,是现代应急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设施。
这个平台的集成不是简单的软件堆砌,而是多种硬核技术的深度融合,通信网络集成“固移协同、天地一体” 的网络基础。这是所有应用的基础。依托全球最大的5G SA网络、光宽带网络和物联网(NB-IoT),提供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基础通信。
据了解,该系统可以集成自主可控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无地面信号区域提供语音、短信、低速数据服务;全网络覆盖:独有的“地面+卫星+空中”三维一体通信保障能力,解决了极端条件下“最后一步”和“第一公里”的通信难题。
教堂不仅是礼拜场所,更是承载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宝贵遗产。数字化平台能极早期发现火情、非法入侵等威胁,通过快速响应保护独一无二的建筑、文物和艺术品,守护属灵家园和历史的物质见证。“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对于辽阳基督教堂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因为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开发、利用。该系统将分散的安防、消防、通讯系统整合为一体,实现了集中管理、智能研判和高效联动。极大减轻了同工和安保人员的负担,使管理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预警,让教会治理迈入科学化、精细化的新阶段。目前,他们的这套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处于一个“样板工程”,和逐步摸索和进一步开发的初步阶段,本质上是以云网融合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底座,以数据融通为核心,以AI智能为驱动,集成各类通信、感知和应用系统,所构建的一个集约、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应急管理生态系统。它代表了当前中国在应急管理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之一,是科技赋能教堂等公共安全的重要实践。给我的印象就是:高科技、全覆盖、与5G无线联网,同时也为教堂提供了高速的无线网络、AI智能化,一旦发生情况,会在第一时间随时、随地的反馈,教堂的主要管理者可以在手机、电脑等通信终端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而且是高清的画面。看到如此完美的监控系统,我甚至感觉今后我们的教堂简直就可以“无人化”管理了。
王润涛牧师表示:教堂是信徒聚会的密集宗教活动场所,安防是首要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很有必要把原有的人工安防监控提升为智能化的云端数字化平台集成系统,这对活动场所的安全有了可靠保障,这是恩典。这个系统集成了智能监控、火灾预警、应急广播和疏散指引等功能,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的风险监测与一键式快速响应,能极大提升灾变处理效率,确保人员疏散有序,全力守护每一位信徒的生命安全,使得教会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荣神益人、福音广传。
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能极大地增强信徒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向社区公众展现教会负责任、有担当的良好形象。这为福音的传播和社区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的美好见证。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显著的提升了教堂应急管理效率通过降低人工巡检成本、缩短响应时间(部分场景响应速度提升50%以上),减少了人工的应用,减少灾害损失。未来,平台将向跨区域协同化(如国家级应急资源调度网络)、预测性维护智能化(基于设备状态数据提前排查风险)方向发展,成为智慧城市与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高科技安防集成系统平台远不止是保护一栋建筑,它关乎大量生命的安全、无价文化遗产的存续以及社会精神家园的完整。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辽阳基督教堂率先投资的“应急数字化平台集成”工程,为我们基督教界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和经验。
(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于辽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