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昔日苦,感恩新时代——听95岁姨母讲述其抗战期间的经历

作者: 微尘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21 11:48:28
分享与播放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不禁回忆起此前拜访年已95岁高龄远在西安的二姨母,听她分享其抗战期间的难忘经历。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的外祖父梁文海(字涌泉)出生于洪洞县马牧乡登临村。他自幼聪敏好学,后信靠救主耶稣,先在洪洞道学院求学,后又到山东藤县的华北神学院深造。毕业后,他赴东北地区传教,1933年9月17日在辽宁昌图八面城教会被按立为牧师(现珍存有按立纪念圣经一本)。与他同村的伙伴刘崇俭也于同一学校毕业后,赴贵州松桃、四川、吉林等地传教。二姨母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外祖父带领全家,乘坐马车经过榆林,一路跋涉走出山海关,四处传道的经历。

后来日寇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外祖父携家带口从东北回到家乡,在洪洞县赵城镇安家(原来这里为赵城县,解放后与洪洞县合并)。外祖父因有行医治病的恩赐,在街上开诊所医病救人。由于多年在外闯荡,外祖父见多识广,人际关系广,购置了当时紧缺的盘尼西林等药物,也有了一定收益。同时也在赵城、洪洞以及临汾周边教会福传布道,一度在附近购置土地,还雇了本村的长工。他乐善好施,周济贫穷,还义诊施药,在当地颇有好的名声。

再后来,洪洞、赵城相继沦陷,外祖父带着一家人辗转来到临汾,外祖母身患疾病不幸离世,暂厝葬于金殿镇官硙村(旧时为官府利用水磨面之地)。外祖父借宿在当时的教会院内,在教会讲道服侍,身心疲累。作为次女的姨母责无旁贷地担起了照顾弟妹的事。战争打起来了,兵荒马乱,她带着我三姨、三舅父和我母亲(当时都很小),白天到鼓楼西的三营房伤兵医院清洗绷带,晚上再带着他们回到教会。外祖父常带领孩子们参加教会的赞美礼拜,使他们体会到主里面的大爱。

我四舅舅有光的离世,成为全家人心头永远的伤痛。在一次日军轰炸时,人们都四处逃命,他因沉睡而不幸遇难,为此外祖父及全家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后来八路军学兵队招收学员,二姨毫不犹豫报名参军,之后南下到西安,留在第八十六中学任教,直至离休。

提起过去,老人家禁不住老泪纵横:对于故园一草一木仍有丝丝缕缕的牵挂,对于老前辈在主里面的忠心付出依然怀念,感慨过去岁月的艰难,也感恩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爱和平,也要为世界和平祈祷。

(本文作者为山西一教会牧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