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传道人,最近开始在微信中销售保健品,也不是什么大品牌,不知道从哪里找的一个杂牌子保健品的代理,据她所说是本县的总代理。但知道内情的人说,关于她代理的这个牌子,实在是名不见经传,根本就没有听过,就连网上查都查不到,质量合不合格、安不安全都不确定。
有同工提出疑问:“传道人销售保健品是否合适?”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考量:首先,从“传道人”这一特殊身份来看,代理保健品是否恰当;其次,当我们教导信徒要凭信心仰望神的同时,自己却在推销保健品,这是否会让人质疑我们的信心?
让我们首先探讨第一个问题:传道人从事保健品销售是否合适?
从法律层面来看,销售保健品本身并不违法,只要遵守相关法规即可经营。然而,作为教会传道人,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远比法律合规更为复杂。
1、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误解,让人误以为是在利用信徒赚钱。传道人毕竟是在教会为主侍奉的,接触的群体也大多是教会的弟兄姊妹,无论个人造诣深浅,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研读圣经、默想真理,对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了解往往有限。保健品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涉及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那些知名度不高的品牌。产品实际效果如何?质量是否可靠?是否经过市场长期检验?保健品毕竟不同于药品,其效果通常难以在短期内显现。
进一步说,如果是代理的知名品牌也就罢了,开设一个实体店铺,各项手续齐全倒也说得过去。但如果仅仅通过朋友圈销售,产品质量和安全往往难以保障。这种低成本、高利润的销售模式,与早年的“微商”颇为相似,甚至可能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这很容易让弟兄姊妹产生误解,认为传道人在利用信仰关系谋取私利。
这种误解不仅会损害传道人个人声誉,更可能影响整个教会的形象,甚至动摇初信者的信仰根基。毕竟,在信仰生活中,信任是维系关系的重要纽带。一旦信徒对传道人失去信任,其信仰成长势必受到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误解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刻意放大,很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纷争与矛盾。
2、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引发更深层的信任危机。若明知产品有质量问题自然不会售卖,但如果连我们自身也缺乏足够专业知识来辨别产品质量呢?这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该如何向信任我们的弟兄姊妹交代呢?恐怕届时百口莫辩。即便最终澄清并非有意为之,造成的伤害已然难以弥补,到时候即使赔偿金钱也难以挽回失去的信任。
这种信任的流失将势必会影响我们在讲台上的服侍效力。传道人的讲道本该如明灯照亮信徒的心灵之路,但若信任基础出现裂痕,再真诚的教导也可能被解读为别有用心。信徒可能开始质疑传道人的每个决定、每句教导,进而对整体信仰产生动摇。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削弱传道人在教会中的属灵权威,更会让信徒在真理追求之路上陷入困惑与不安。毕竟,在信仰生活中,信任如同不可或缺的粘合剂,一旦缺失,整个信仰的根基都将变得脆弱不堪。
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第二个核心问题:使用保健品是否与教导信徒要有信心相矛盾?
圣经所教导的信心,本质上是人对耶稣基督的全然信靠,这体现在救恩的确据、软弱时的依靠等多个层面。但真正的信心绝非反智主义,更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身体的保养,或是极端地认为“单凭信心就能治愈疾病”。
实际上,重视身体健康与持守信心并不相悖。圣经中也教导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因为它是圣灵的殿。合理的保健行为,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必要时使用安全可靠的保健品等,恰恰是对上帝所赐身体负责任的表现。这本身也是信仰实践的一部分。反之,完全盲目拒绝任何保健措施,反而可能违背了圣经的教导。
需要明确的是,保健品与药物有本质区别,其主要功能在于辅助调节身体机能、补充必要营养。因此,合理使用保健品与基督徒的信心生活并无根本冲突。许多信徒选择保健品,只是为了弥补日常饮食的营养不足或增强体质,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神的信靠有所动摇。恰恰相反,这种行为可视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当然,在选择和使用保健品时,我们仍需保持理性态度,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依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仰与健康的平衡。
因此,在信仰生活中,我们当以智慧来平衡信心与健康的关系,而不是将两者对立起来。从法律角度而言,传道人从事保健品销售并无不可,但必须确保合法合规、质量可靠。最重要的是,无论作何选择,要以不影响传道事工为最高原则。但若觉得难以兼顾,选择其他更适合的副业也未尝不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