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是否可以为部分同工缴纳养老保险?——从与一名基层教会负责人的交通谈起

作者: 漫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8 19:58:55
分享与播放

在一次农村教会培灵会期间,我了解到当地农村教会同工面临的难处。

据一位教会负责人所言,当前农村教会事工面临诸多挑战:

其一,行政事务日益繁重,尤其是各项安全检查和工作会议日益增多。教会负责人是教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可能发生的任何安全问题承担全责。这种责任压力让许多同工感到不堪重负。

其二,没有基本侍奉的补贴。虽然个别教会在年终会发放补贴,但大多数农村教会是没有这方面的安排。以这位负责人为例,他在县城买了房子,而教会位于距离县城大约半小时外的农村。每逢主日聚会、信徒探访、上级检查或教会维修等事务,他都需要专程赶回来。日积月累,这笔持续的交通费用也成了不小的负担,而这笔费用是不能报销的。这位同工坦言:“若是偶尔几次,作为事奉者本不该计较。但长此以往,这些自费开支确实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到年底时,教会也没有任何补贴,难免会引发家人的不解。”

其三,时间与经济压力上的挑战。许多同工从年轻的时候就在教会服侍,如今随着各类会议和事工的增多,他们又不能不参与,只能频繁请假。特别是那些从事临时工或散工的弟兄姊妹,每次请假都可能影响当天的收入。虽然侍奉是要有所付出,但这会对这部分同工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经济上也面临着巨大压力。长期的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到家庭生计。现在年轻力壮,他们打点零工还能维持生活。但等年纪大了,既没有稳定收入,又没有养老保障,实在不敢想象。这导致一些同工不愿意参与到侍奉中,甚至有人直言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针对这些困境,这位负责人提议:“是否可以为教会核心同工(比如教会的管理组的成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按现行标准,每人每月只需一百多元,如果六七人,全年总计几千元,这对农村教会来说并非难以承担。但对同工而言,到老了也是一个保障,多少能有点生活费。”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极具现实意义:

1、这体现了教会对同工的关怀。对侍奉同工来说,一方面需要神的肯定,另一方面也需要人的认可。虽然我们侍奉不是为了得到人的认可,但这些同工确实是在长期的付出和摆上,教会理当给予适当的肯定。

2、这是对同工实际生活上的支持。如果教会条件允许,有能力为全职服侍的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何乐而不为呢?这不仅能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也能使他们更专心地投入事工。当他们不为生活而担忧时,自然能更全然地委身于神的工场。

3、这是为教会的同工队伍构建传承的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教会对侍奉的同工缺乏保障机制,如何能留下愿意侍奉的人呢?当然,我们并不是靠钱吸引人留下来,但也不能对他们没有任何的保障,这是对神工人的不负责任。

当然,也有一些年老的同工会提出质疑,他们表示:“为主作工岂能贪图世俗的好处?难道教会成了养老之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月只缴纳一百多元的养老保险,应该还构不成贪图教会好处的“罪名”。若按社会标准计算,同工们在教会所付出的辛劳,其价值远超这个数额。

教会应当以属天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这样的付出不是浪费,不可吝啬钱财,也不要总是以“爱主”为由将钱储蓄在银行。如果把钱财用在该用的地方,能促进圣工的长远发展,这就是一件美事。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