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崇一堂建堂二十周年感恩培灵会:从“我求”到“祢旨”的祷告

作者: 恩惠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5 16:48:17
分享与播放

2025年5月3日至5日,杭州崇一堂举办为期两天半的建堂二十周年感恩培灵会,特邀宁波圣教堂主任牧师陈志华牧师与山东临沂市基督教两会主席张建顺牧师担任主讲。5月5日上午第一堂的培灵会,张牧师围绕诗篇86篇,以《祈祷中发生的微妙变化在哪里》为题证道,揭示祷告的真义就是“我的心思上升到神那里,从神的角度看我的人生。”

张牧师以大卫在诗篇86篇中的祷告示例,揭示人在祷告中发生的微妙变化。

祷告起点的真实表达:明确陈述个人诉求

张牧师开篇即向会众发问:“什么叫祈祷?祈祷的精髓在哪里?”通过带领会众研读诗篇86篇1-6节,他指出大卫祷告的一个特点,即为自己的祈求附上明确的原因。在1-6节的祈祷中,大卫的祷告总是带着原因,比如“主啊怜悯我,因为我……,主啊,求你拯救我,因为......”张牧师说,这种带着原因的祷告并非不属灵,而是人性最真实的流露,就像孩子向母亲解释“我生病了所以不能上学”一样自然。

张牧师说,大卫将他祷告原因清楚陈明并没有什么不对,但祷告过程中,他的祷告发生了变化。

祷告核心的深刻转变:从“我”到“祢”的升华

张牧师指出:“不要以为祷告明确,上帝就改变我。人最难改变的就是思想,观念和格局。”接着讲到大卫在祷告中的转变。从第7节开始,张牧师指出大卫的祷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前半部分的祷告都是围绕着“我”的需要,“大卫的祷告侧重点都是从我的需要、我的难处和困境出发”。但到第10节,他焦点转向了神:“惟独你是神”;13节更说:“因为你向我发的慈爱是大的”。

这种转变“正是祷告的精髓所在”,张牧师解释道,“把我的心思上升到神那里,站在神的角度看我的人生。而不是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自己的人生和遭遇。”张牧师以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为例,指出这正是祷告的最高境界。

祷告终点的生命实践:神圣视角的现实意义

“当你在灵性最艰难之处,没有人关心你,那就是属于你灵性的客西马尼。 祷告的最后从上帝的角度看待我现在正在经历的光景。”张牧师接着分享了一位患病姐妹的见证:她祷告求医治就是不见好,后来却说:“上帝,如果这个病留在我身上更能荣耀你,就不要把病拿走。”张牧师说迎来灵性更新,做出这样的祷告不容易,但“上帝要来升华我们,上帝要的是圣徒。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圣徒。”

证道最后,张牧师总结大卫“祈祷发生的微妙变化就是,从以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上帝为中心,他的旨意我接纳,这个苦杯我喝下去。”鼓励会众“把自己的主权放在上帝的主权之下,这样就能迎来生命更新,如培灵会的主题一样在爱中前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