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正在走向衰落的14个特征以及如何应对

作者: 翻译:恩惠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02 15:56:10
分享与播放

你如何知道你的教会陷入了困境呢?加拿大著名教会领导力导师、牧师凯里·纽霍夫(Carey Nieuwhof)在其博客网站发文指出教会正走向衰亡的14个征兆。

以下是纽霍夫列出教会领袖应该注意的教会正走向衰落的14个征兆。

1.教会领袖失去激情

激情是一种稀有而美好的特质。在最初带领的几年,领袖往往充满激情,但却很难维持一生。然而,认清事实于带领至关重要,因为失去激情的领袖很少能带出火热的教会。

2.你的教会害怕创新和改变

在初期,大多数教会都会创新。但是随着教会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很容易让创新减弱。这样做,创新者最终会因为厌倦而离开你的教会。他们会把精力投入到愿意尝试的教会中。这样下去,即使你想创新,也会因为所有有想法的人都弃你而去而无法创新。你上一次创新是什么时候?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要小心了。

3.教会管理正在取代教会领导力

任何教会的启动阶段都是领导力密集的,坦率地说,需要管理的内容并不多。随着教会的成长,这种情况将会改变。你需要管理你所建立的。在我曾经担任主任牧师的Connexus教会,当我们的参加人数在800-1000人之间时,出色的管理就成了我们的主要需要。如果没有好的体系、教会结构和组织,你将无法维持这么大的规模,更不用说管理好它了。但这里的陷阱在于,一旦你开始管理,你就可能停止新的尝试。

如果你所做的一切只是管理你已经建立的,那么你的教会很可能正在走向死亡,而你将来也没有什么可管理的了。

关键是要管理好,但也要不断引领——不断创新、不断改变、不断尝试,不断找出完成使命的新方法。

4.教会使命让步于维护工作

当我遇到一些濒临倒闭的教会的领袖时,他们几乎总是处于我所说的 “维护模式”——维护他们所建立的组织已经变得比教会的使命更为重要。事实上,当你深入研究时,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表达或认同教会的使命是什么。他们只是同意需要维持现有的一切。只要使命是核心(尤其是在教会中),你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当维护开始压倒使命时,末日也就不远了。

5.你的教会太专注于独特的个性或才能

有果效的教会往往会受到关注——尤其是在这些教会比以前更加稀少的今天。当你受到关注时,如何回应至关重要。我们都见过沉迷于出名的名人。如果你的教会声名鹊起(即使是在你的小教派或社区),不要让它分散你的注意力。

6.你批评年轻的新晋领导者

每个领导者在某些时候都是年轻的领导者。年轻的带领人会带来创新、想法和策略。事实上,很可能是他们让你的教会走到了今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没有人能永远年轻。经过十年的领导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周围有很多想法不同的年轻带领人。垂死教会的带领人不是决定向他们学习,而是抵制他们、否定他们,有时甚至嘲笑他们。如果你想与时俱进,这种做法是致命的。

当你发现自己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批评年轻带领人的想法时,一定要谨慎。

7.你与神的个人关系被置于次要地位 

每个带领人与神的关系都会有起伏。我有。你也一样。你不能让你与神的个人关系长期处于平淡状态。然而,很多领袖就是这样。

当你与基督的关系变得平淡时,请敲响警钟。在每一个充满活力的教会背后,你都会发现信仰充满活力的带领人。在为你的团队招募新带领人时,要找那些对耶稣和使命充满热情的带领人。如果你周围有充满激情的人,你几乎会自动变得更有激情。

8.你的同工和志愿者消耗的速度比你能够替换他们的速度更快

你的教会正在走向衰亡的一个明显迹象是,你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耗新的职员和志愿者。定期的员工离职和短暂的任期表明你的教会的工作文化已经接近有毒的程度。这也是领导不力的表现。太多的同工和义工空缺也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离职的同工在警告其他人远离他们。教会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工作场所,但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员工流失率高、义工工作过度或工作环境恶劣的教会无法完整或有效履行其使命。

9.你教会中的每个人都和你长得一样,想法也一样

下次当你向你的会众发表讲话时,请仔细看看那些回过头来盯着你看的人。他们是否真正代表了你的社区?还是他们都完全符合同样的种族、经济、年龄、文化和政治框框?在年龄、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缺乏多样性的教会往往很难与社区建立联系,也很难向新信徒传福音。诚然,你的教会的多样性可能会受到其地理位置的限制,但多样性不仅仅是种族和经济的问题。多样性的另一种形式与某人两耳之间发生的事情有关。

对于教会带领人来说,缺乏神学多样性和相互尊重的冲突往往被视为一种积极因素。毕竟,这意味着你的同工和会众中的每个人都是一致的,对吗?

错了。

如果你教会中的每个人看起来、想的和做的都一样,那么很可能有两种情况:

你的同工和会众因为害怕被嘲笑或排斥,正在自我审查他们的个人信仰和担忧。

这些人感到不受欢迎,默默地从教会的“后门”离开了。

毫无疑问,教会绝对应该在某些神学问题(如耶稣复活)上划清界限,但在其他很多领域,也应该容忍和鼓励思想的多样性。

记住,教会合一并不等于墨守成规。墨守成规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参与往往会停滞不前——小组对话变得呆板,人们在自己的舒服圈中变得自在,而 “局外人”则越来越感到不受欢迎。

如果你的会众在表达疑惑、提出问题、表达关切或就敏感问题和话题进行尊重的对话时感到不自在,那么你的教会可能只吸引了一类人: 就是像你这样的人。这口井很快就会干涸。

10. 教会的财务总是缺乏

我明白。

没有人喜欢把“教会”和 “钱 ”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但是教会需要钱来运作,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财务管理不善对教会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对个人生计和福祉造成的伤害。如果你的教会经常超出预算,你就必须与你的同工和会众展开一些严肃的对话。你可能从你的前任那里继承了糟糕的财务状况,但是一个财务状况失衡的教会是不会长久的。

如果你的教会财务状况一团糟,那么你应该雇用或签约一位簿记员来使一切井然有序,并建立新的、易于维护的系统。

就像个人的信用卡债务一样,这种情况可能会悄然而至,而且你忽视的时间越长,情况就会越糟糕——所以你需要制定一个严格的计划并坚持下去。

11. 你的教会在社区中毫无影响力

让我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教会明天就关门了——比如永久性地关门——你社区中的非教会成员会注意到吗?

教会是唯一一个为了非会员而存在的组织,这意味着教会应该积极参与更大的社区活动。无论是举办食物募捐活动和 “父母之夜 ”保姆服务,还是组织服务项目和救灾活动,教会对当地社区的参与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实实在在的。

即使这意味着要与你所在地区的其他教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教会也应该努力成为神所安排的地方的祝福。但是,如果你的教会的所有资源和精力都用在了内部,这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你的教会与你的社区无关,而且正处于死亡的边缘。 

12. 你更注重留住教会成员,而不是向新人传福音

一个濒临死亡的教会的一个微妙迹象是,它已经完全放弃了传福音,而是把所有的资源都用于留住教会成员,不让他们离开。

这是教会的悲哀,但这种情况比你想象的要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的目标就变成了让会众尽可能地快乐和舒适,以防止更多人离开。

这种方法(有很多)的问题在于,你不是一个牧师,而是让会众来决定你如何带领和讲道。换句话说,就是”摇着尾巴的狗”。 

从短期来看,这种策略有点道理。但长期的后果——比如不投资于年轻家庭或社区拓展——将不可避免地给你带来致命的打击。

13. 你把文化的每一次变化都视为对教会的威胁

在当今两极分化的环境中,抨击和咆哮世俗文化或最新的离谱头条新闻是一种很容易赢得听众(甚至可能赢得会众几声衷心的 “阿们”)的方法。

但是,这种追求“相关性”的方法最终会适得其反。正如我在上文第12点中所说,短期收益并不是长期健康的最佳指标。而那些煽动政治和文化怨恨的教会正在慢慢地由内而外走向死亡。

关注“文化战争 ”不满情绪的教会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培养一种对抗性和防御性的教会文化。因此,重点不是放在接触文化上,而是放在审判文化上。

你可以这样想: 你会加入一个只会嘲笑和评判你和像你一样的人的生活方式的组织吗?当然不会。如果你不加入,别人又怎么会加入呢?

这个世界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愤世嫉俗和怨恨,教会应该成为世界方式的替代者,而不是助纣为虐者。一个垂死的教会专注于审判这个世界;一个兴旺的教会专注于建立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世界。

14. 消费者正在离开(而且不会再回来)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驱动的文化中。尽管千禧一代对物质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抵制,但Z世代(至少目前为止)似乎正热情拥抱它。我们显然还未进入后消费主义文化时代。

加之许多教会仍秉持消费主义心态(来我们这里吧……我们是最棒/最酷/最时髦/最正统/最如何的),而数字化选择的出现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亲临现场就能消费。

在跑步机上或通勤途中消费(宗教)内容,远比在固定时间驱车前往某个场所、坐在后排被动接受要轻松得多。

因此,许多“消费者”已经离开,未来还会有更多人离开。这不过是更便利的选择罢了。

消费主义式的基督教不在乎你为使命付出什么,只在乎你能从中榨取什么。

那么……如何拯救日渐衰落的教会?

1.认清未来教会“随时、随地、灵活聚集”的特质

正如埃尔温·麦克马纳斯所言:“要在教会成为未来主义者,你只需看清当下。”这话真实得近乎残酷。

这些趋势如此明显,我们却总是视而不见。

积极的一面在于,若运作得当,我们以社群(人群聚集)为核心的教会模式将永续存在。实体聚会永远不会消失——不仅因基督如此差遣我们,更因我们都切身感受到:科技越发达,人心越疏离。当下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社群,而教会若能顺势而为,将成为无可替代的优质社群提供者。

但主日聚会不止关乎社群。如同有线电视和传统广播,我们的模式长期建立在资源稀缺性上——我们垄断着内容生产(音乐、讲道、流程设计、聚会场地),因此你必须X点准时到场才能体验。我们不放行,你就无法获取。

这种模式已然过时。正如我在《教会趋势》中指出的,“盒子里的教会”策略早已失效,数字化已成为真实存在。现代生活已在数字与实体间无缝切换:此刻你正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端)阅读此文,五分钟后就会在现实世界点咖啡、与同事家人交谈。数字融入现实,现实又回归数字,这就是我们的生存常态。

未来的教会亦将如此。

多数教会模式仍固守过去——“固定时间聚集才算教会”,错过即失去。但随着更多教会认真发展线上及社交媒体事工,这种观念终将改变。未来的教会将是“随时、随地、灵活聚集”的存在。

具体而言:实体聚会仍会保留,但数字手段将补充、增强、扩展甚至局部替代线下聚集。比如信徒旅途中可线上参与,通过邮件、线上教会、社交媒体等现有及未来工具,我们能让信徒每日(而非仅周日)参与大使命,持续触及未得之民。

科技使我们能每日而不仅周日触及人群。

人们甚至可能自发组织聚会——邀约朋友、带领新人。这种表达形式完全不受限制。

即便你的教会拒绝投资网络事工,信徒仍可自由关注数十家深耕数字领域的教会。科技就像挤出的牙膏,再也无法塞回管中。若教会视其为机遇而非威胁,大使命将得以极大拓展。

然而大多数教会线上事工的预算占比甚至不足5%,这样的策略真的有效吗?

网络不是地方教会的威胁,而是助燃剂。

2.聚焦“奉献者”与“探寻者”

如第十四点所述,当“消费者”退场时,有两类人会强势进场——

“奉献者”是投身大使命的人。他们热衷服务、奉献、建设社群并邀请朋友。与其说他们在消费,不如说在贡献。

大胆的异象型领导力将定义未来教会——号召人们为他人奉献、牺牲、存在。这些“生命供应者”愿为天国和未信者牺牲,正是建造教会未来的基石。

另一群体是“灵性探寻者”:尚未委身基督却渴望更多了解的人。尽管对教会的幻灭感普遍存在(多数情有可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探寻者群体将持续扩大。在我居住的加拿大及欧洲部分地区,已可见此趋势萌芽。

那些愤怒、幻灭、敌视教会的一代孕育了冷漠的一代,而冷漠一代又催生了正在兴起的好奇一代(“耶稣?真的吗?多说点……我在寻找某些东西……”)。美国或许还需一二十年才会涌现大量探寻者,但零星群体已然存在。

探寻者往往心胸开放,他们寻找能解答疑问的基督徒,渴望与可交谈、可提问、可共度人生的人建立联系。他们追求能带来启迪、感动与生命转变的体验(无论线上线下)。

细想之下,这不正是教会最需要的人群吗?——奉献者与探寻者。

何不现在就以他们为根基,建造教会的未来?

原文链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