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可能没有改变环境,但会改变祷告的人

作者: 古斯丁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3-19 11:55:32
分享与播放

据教会牧者说,我们教会在建立之后购买的第一样物品就是祷告垫,开展的第一项活动是祷告会。因为他深信,唯有祷告才能改变人的生命,也唯有祷告才能让教会走向复兴。所以,从我的父辈开始,等村里农忙之后,每周五晚上弟兄姐妹都会成群结队去教会参加祷告会,这也成为我们教会传承至今的美好的属灵传统。

我也从小就在教会和叔叔阿姨一起祷告,在教会牧者的牧养下,我的属灵生命得到了很大的成长。直到如今,我对祷告会仍有很深的负担,也常提醒和鼓励教会弟兄姊妹一起参与祷告。

上个月,我邀请了一位弟兄来教会参加祷告会。他平时工作总是很忙碌,所以我提前几天就和他约好了时间。可就在祷告会开始前,他突然给我发信息说:“我今晚有事,不能过去了。”我以为是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来。可等到祷告会结束后,他又给我发来一条信息:“其实我早就下班回家了,只是不想去参加祷告会。”

这位弟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他能对我这样敞开心扉,我心里感到很欣慰。于是,我没有多问他什么,祷告会结束后便直接去了他家,想和他好好聊聊他最近的信仰光景。

在交谈中,我得知了他不愿祷告的原因。两年前,他和一个同事辞职后,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但是因为债务纠纷,公司最终申请了破产。他与那位合伙人也因此产生了矛盾,甚至被对方起诉闹到了法庭。在债务分配上,债务原本应该是五五开,但那个合伙人却做了假证,导致这位弟兄额外承担了8万元的债务。尽管他提起了上诉,但最后判决的结果还是一样。这件事情让他感到心灰意冷,甚至对祷告也失去了信心。

这位弟兄难过地说:“在开庭之前我多次跪下来祷告,相信上帝是伸张公义的神,一定会为我辨明冤屈。可没想到,结果却是对方胜诉。”他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上帝在哪里呢?我实在无法理解上帝,为什么带领我走到如此艰难的境地?”

听完他的经历,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我理解他心中的委屈和压抑——这不仅是他与合伙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更是他与上帝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他心中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和抱怨。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是握着他的手,默默为他祷告。我知道,此时此刻,无论我说什么,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在回去的路上,我心里也在默默地向主祷告说:“主啊,你的心意究竟是什么呢?求你来帮助这位弟兄,让他能看见你美善的心意。”

很多基督徒在煎熬的环境中会陷入软弱,从而不想祷告。司布真牧师曾说过:“当我们不想祷告的时候,正是我们最该祷告的时候。”是的,我相信这是一项重要的属灵原则,但生命的悖论是:当我们最需要祷告的时候,正是我们最无力祷告的时候。所以,在不解和压伤中,我们渐渐忽视了祷告的价值,甚至在怨气中远离了上帝,不愿意再开口祷告。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挣扎。我和妻子结婚已经四年了。这四年中,我们一直祈求上帝赐给我们一个孩子。每一天,无论是清晨或夜晚,我们都在迫切地呼求。然而,这些祷告就像投入大海中的石头,在一声“扑通”之后,就再听不见任何的回响。一次次的呼求,一次次的失望,让我们真的不知道再应该怎么祷告,也不知上帝的心意究竟是什么。

我们跪在主的面前祷告:“主啊,若是你的心意是这辈子不为我们预备孩子,就求你拿去我们心中渴望生养孩子的心;若是你为我们预备了孩子,也求你让我们不要在祷告上灰心,而能体贴你的心意,每天仍旧祷告。”然而,面对这似乎没有被垂听的祷告,我们常常是灰心丧气的。这正是我们常常不愿意祷告的原因。

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那位弟兄,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直到有一天,在主日崇拜中,我听到牧者在讲道时说:“祷告可能没有改变你的环境,但一定会改变你的生命。”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让我对祷告有了全新的认识:祷告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环境,而是为了改变我的生命。

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就是最好的例证。面对即将抓捕祂的兵丁以及被钉上十字架的酷刑,祂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主耶稣这样反复祷告了三次,之后对门徒说:“起来,我们走吧。”这短短一句话,显明了祂内心的转变——在祷告之前,祂的心因软弱而感到惧怕,但祷告之后,祂得着了顺服的力量,得胜了自己的软弱。按着路加的记载,在耶稣祷告时,“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祂的力量。”(路22:43)由此可见,主耶稣通过祷告得着属天的力量,也学会了顺服的功课。

回想我们很多时候的祷告,初衷往往是为了求上帝挪去和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对上帝来说,这是容易的,因为祂是“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的神,在祂没有任何难成的事。然而,若要改变我们的生命,却需要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的福音。因此,改变环境是容易的,但若要改变我们的心,却需要耶稣基督每一天在父神的右边为我们不住地代求。

所以,作为基督徒,我们祷告的焦点不应是紧紧抓住环境不放,而是在祷告中寻求:天父为何把这样的环境放在我身上?祂的心意究竟是什么?在祂美善的带领中,我相信祂是信实的,必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参林前10:13)

如今,我所处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对上帝的应许充满信心。即使在看似糟糕的环境中,仍能因信祂而拥有喜乐。我发现,自己在当下的环境中已经不再焦虑,因为我深信,天父会在祂的“时间表”里成就自己的计划。无论祂的计划是什么,我都愿意顺服到底。

亲爱的读者,祷告可能没有改变我们的环境,但一定会改变祷告的人。这是我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最深刻的体会。为此,我不再抱怨上帝何为看似“残忍”的把我亲手放置在一个又一个艰难的环境和风暴中,而是以感谢的心看见天父至美至善的心意——祂像一位花匠,将我这株稚嫩的小花从温室中移出去,在室外经历严寒的霜冻和酷暑的暴晒,为要使我的生命在磨炼中更加刚强,性情更加柔和谦卑。正如诗人在感恩的赞美中称颂上帝的带领:“神啊,你曾试验我们,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你使我们进入网罗,把重担放在我们的身上。你使人坐车轧我们的头;我们经过水火,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诗66:10-12 )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