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海西北岸的隐基底绿洲,一位身形瘦削的贝都因牧羊人正跪在岩缝边取水。他的手掌轻抚过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希伯来铭文——那是3000年前孤独者刻下的诗篇。蓦地,一支沙漠蚂蚁队伍从他磨旧的皮靴旁列队经过,每只都倔强地衔着比身体大数倍的种子,坚定地走向岩穴。这一刻,仿佛天地揭开了神秘的帷幕:造物主将永恒智慧,镌刻在了最卑微的生灵之中。
“地上有四样小物,却甚聪明: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沙番是软弱之类,却在磐石中造房;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守宫用爪抓墙,却住在王宫。”(箴30:24—28)在《箴言》的记载中,亚古珥是一位来自异域的智者,他对生命的洞察穿越了文化与地域的藩篱。当我们在科技洪流与物质主义的荒野中跋涉时,这四种微小生物正如星光般闪耀,为寻道者归家的方向增加些许光亮。
一、夏储冬粮:蚂蚁未雨绸缪的永恒投资
地中海东岸的沙漠蚂蚁,掌握着令现代科学家也为之惊叹的“种子银行”奥秘。它们将采集的植物种子存放在岩穴中层,凭借精妙的本能控制着湿度与温度,让这些生命既不会因干燥而消逝,也不会过早萌发。这份跨越季节的智慧,启发以色列农业部在2022年建立了世界首个野生谷类种子库,至今已收藏了8万种独特遗传基因的生命密码。
所罗门王特别称赞蚂蚁“预备粮食”,这呼应着《创世记》中上帝赋予人类的原始使命:“修理看守”伊甸园。主耶稣在橄榄山教导“不要忧虑”时,特意平衡了信靠与尽责:“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野地里的百合花”(参太6:26—28),但随即强调“你们需用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参太6:32),暗示真正的信心从不排斥勤劳,像蚂蚁一般的勤劳。
蚂蚁在炎夏辛勤储粮,为寒冬未雨绸缪。这智慧也启示着我们生命的预备,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以童女储备灯油和仆人运用银子的比喻,指引我们以警醒的心等候主的归来。
劳动固然使人得尊荣,但唯有将辛勤浇灌在福音的田地里,才能结出永恒的果实。生命虽短暂,却能在永恒的事工中绽放无尽光辉。
二、安身磐石:沙番避险之道的坚固保障
死海西岸的岩蹄兔(圣经中的"沙番"),拥有哺乳动物中最柔嫩的脚垫。这看似柔弱的特征,却是它们征服险峻绝壁的神奇武器——肉垫在受压时能形成真空吸附,让它们在垂直的石灰岩壁上如履平地。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们的洞穴智慧:入口仅容天敌探头,内部却如迷宫般纵横交错。它们选择坚固磐石为家,在这天然堡垒中躲避危险与灾害。
先知以利亚在亚哈王追杀时,上帝将他藏在基立溪旁的岩穴(参王上17:3)。以色列民在旷野漂流时,神应许他们“磐石中的隐秘处”(参诗91:1—2),象征信徒在上帝的同在中找到平安。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中以“磐石”比喻上帝的话语,强调唯有建立在磐石上的生命才能经得起风雨的考验。这正应验了诗篇的应许:“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她”(参太16:18)。使徒保罗在狱中写下“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参林后12:10),揭示上帝国度的颠覆法则:最脆弱的所在,往往是恩典的发射台。
在叙利亚阿勒颇的教会,在尼日利亚的众教会,在世界各地的信徒群体中,我们见证着这永恒的奇迹:残垣断壁间绽放的信仰之花,正如五旬节的新酒浇灌大地。
在这动荡不安的世代,唯有在上帝的应许和真理里扎根,我们才能寻得那永不动摇的避难所。祂的信实如磐石,成为我们坚固的依靠。
三、同心合一:蝗虫群体法则的神圣秩序
蝗虫虽小,却以奇妙的群体智慧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它们没有首领指挥,却能步调一致,形成浩大声势。
2020年东非蝗灾期间,科学家揭示了蝗群飞行的奥秘:每只蝗虫仅靠“保持前距”和“避免相撞”两个简单法则,就能编织出绵延400公里的生命之网。这种无需统领的智慧,为人类打开了新的视野,催生了智能物流的突破。科技不再是信仰的对立面,而成了新时代的翅膀,承载着真理飞向地极。
以色列民出埃及时,从乌合之众到“耶和华军队”的转变,印证了群体顺服的价值。“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这“预言”在五旬节应验:当120个“没有学问的小民”(参徒4:13)被圣灵充满,看似混乱的方言宣讲,却带来三千人归主(参徒2:41)。正如基甸的300勇士用瓦瓶火把击溃米甸大军(参士7:19—22),上帝常使用“不可能的组合”来成就大事。
上帝的子民在同心合一时最能彰显祂的作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以“身子与肢体”描绘教会的奥秘,道出肢体间彼此配搭的精妙。如同蝗虫无需君王便能齐心行动,教会群体也当在基督耶稣里同心同行,共赴使命之路。
四、谦卑服事:壁虎依附栖息的战略升维
耶路撒冷旧城石墙上的地中海守宫(壁虎),脚掌上密布着数百万根纳米级细毛。这些微小绒毛凭借分子间的奇妙引力(所谓“范德华力”),创造出让它能在垂直玻璃上轻盈漫步的奇迹。更令人赞叹的是它的断尾之术:表面看来是痛苦的割舍,实则蕴含着保全生命的睿智。守宫虽是卑微的造物,却在王宫之上找到了安身之所。
先知哈巴谷在无花果树不发旺时宣告:“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参哈3:18),这种“依附式信心”在但以理身上显明了:被掳之身坚持每日三次祷告(参但6:10),最终使帝国权杖在他面前折断。
属灵的高位不在外在地位与权势,而在内心的谦卑与对神的委身。主耶稣在十架上的“成了”(参约19:30),正是以最卑微的姿态成就了宇宙间最伟大的救赎。耶稣教导门徒:“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参太20:26—27)真正的高位源于谦卑服事,而非世俗荣耀;属灵的高位来自与上帝同行,而非外在权势。
在里约热内卢的暴力街区,信徒们将圣经真理涂抹在帮派涂鸦之上。如同壁虎紧贴死亡之墙,他们日复一日用信心描绘上帝的应许。渐渐地,一些帮派成员因这墙上的生命之言,回转归向真光。
结语:微小者的凯歌
当隐基底的牧羊人起身时,夕阳将蚂蚁的队列镀成一道金线。他豁然领悟:神国的扩张从不倚靠巨轮碾压,而是藉着千万微小生命的忠心舞步。在这个追逐“更大、更快、更强”的时代,教会需要重拾“小”的智慧——正如饼和鱼在基督手中化为盛宴,五块钱在寡妇掌中胜过财主的库银。
此刻,你或许正为事工的渺小而焦虑,为奉献的微薄而惭愧,为影响力的有限而叹息。但请记住:那位用童子午餐喂饱五千人的主,也必悦纳你手中的“五饼二鱼”。愿我们如蚂蚁般忠心积蓄,似沙番一样勇敢扎根,像蝗虫般同心飞翔,如守宫那样紧紧依附——直到万膝跪拜,万口承认,在至小处彰显大能的,永是主耶稣基督!
参考资料:《以色列十大农业科技,值得学习》,农村土地网2023年8月3日,https://www.nctudi.com/news/detail-84016.html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