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的中心在哪里?——谈教会世俗化的反思

作者: 光明之子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10 16:07:22
分享与播放

最近听说某教会举办了一场挺特别的敬拜赞美交流会,不同的敬拜队轮流上台表演,台下有评委点评,还有打分环节,最后选出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更有意思的是,这场“交流会”的目的之一竟然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让未婚青年有机会互相认识。听到这个消息,我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敬拜的中心到底是谁?这种“PK赛”式的敬拜,是否真的符合圣经对敬拜的教导?教会是否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世俗化了呢?

这件事让我很有感触,也想和大家聊聊关于敬拜、教会目标和世俗化的问题。希望我们都能借着这些思考,更加明确我们作为基督徒的信仰核心。

一、敬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开始:敬拜是为了谁?

圣经告诉我们,敬拜是为了荣耀神、亲近神,是我们内心对神的爱、敬畏和感恩的自然流露。它的中心是神自己,不是台上的表演者,也不是台下的观众,更不是某种人为的目的,比如拉动气氛、促进社交或者比赛取胜。

约翰福音4章23至24节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神是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

从这段经文我们能看出,敬拜是我们以心灵和诚实回应神的救恩,带着敬畏和感恩的心单单地将荣耀归给祂。它关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形式,也不是满足某种人际关系或社交需求。简单来说,敬拜的中心永远是神,而不是人。

二、当敬拜变成比赛,我们失去了什么?

那么,当敬拜被包装成一种“比赛”形式,不同的敬拜队上台PK,甚至由评委点评、打分选出名次时,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1. 敬拜的“观众”变了

首先,敬拜的真正“观众”是神,不是人。然而,比赛的形式很容易让人把焦点从神身上转移到人身上。台上的团队可能更加关注观众的反应,想着“我们要比上一队更精彩”,而观众则可能在心里评判“这队唱得不错”“那队的和声不够好”。

这时候,敬拜就从“献给神的敬拜”变成了“为取悦人而表演”。这种形式会让我们忘记,敬拜不是秀场,而是圣洁的场合。我们称赞的对象应该是神的伟大,而不是人的技巧。

2. 比较与骄傲的陷阱

比赛就意味着比较,而比较很容易带来骄傲或嫉妒。第一名可能觉得自己很厉害,觉得“我们比他们敬拜得更好”,而其他队则可能感到气馁,甚至埋怨为什么评委没有给高分。

这种比较和争竞的心态正是圣经所不喜悦的。加拉太书5章26节说:“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敬拜本应是让我们谦卑在神面前,但这种比赛形式却可能恰恰相反,助长人性的骄傲和嫉妒。

3. 敬拜成了工具

据说这个“PK赛”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未婚青年互相认识。乍一听,这个想法似乎挺实用,毕竟教会也希望年轻人能多些互动,建立信仰上的肢体关系。然而,这样的做法却把敬拜变成了一种工具——为了达成某种社交或活动的目标,而不是单单为了荣耀神。

当敬拜被人为地赋予其他目的时,它的本质就被扭曲了。敬拜不应该是迎合人需要的手段,而是我们全然向神献上的祭。

三、教会世俗化的危险

其实,这件事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关于敬拜的偏差,更是当代教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世俗化。

1. 什么是世俗化?

世俗化并不是说教会摆脱了传统,而是教会开始以世俗的标准和方式来解决属灵的问题。比如,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敬拜,就模仿流行文化的竞赛形式;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在敬拜中引入社交的目的。这些做法看似“接地气”,但实际上却让教会逐渐失去了属灵的高度和纯洁性。

罗马书12:2提醒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教会的使命不是迎合世界,而是带领人脱离世界的价值观,回到神面前。

2. 世俗化对教会的影响

当教会逐渐世俗化,问题会接踵而来。

属灵深度被削弱:教会不再关注真理的传讲和门徒的造就,而是热衷于活动和形式上的热闹,导致信徒的属灵生命浅薄。

教会的见证被模糊:教会本应是分别为圣的,但当它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像这个世界时,人们可能会问:教会和社会上的俱乐部有何不同?

对神的敬畏被淡化:当敬拜变成比赛或社交活动,我们对神的敬畏心就容易被取代,甚至把敬拜当成一种“节目”。

四、如何恢复敬拜的核心?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圣经中,重新思考如何恢复敬拜的核心。

1. 敬拜要以神为中心

无论是个人敬拜还是集体敬拜,我们都要常常提醒自己:敬拜是为了荣耀神,而不是为了取悦人。诗篇29章2节说:“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祂,以圣洁的装饰敬拜耶和华。”

2. 敬拜要注重内心的真实

不是说外在的音乐、形式就无关紧要,但这些绝不能替代内心的真实敬拜。一个心灵破碎、谦卑在神面前的人,哪怕没有华丽的音乐,也能献上蒙神悦纳的敬拜。

3. 教会要明确自己的使命

教会的使命不是迎合世俗,而是传扬福音、造就门徒。针对未婚青年的社交问题,教会可以考虑举办专门的联谊活动,而不是把敬拜当成解决问题的工具。

4. 以圣经为标准,而非文化为标准

教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圣经为准绳,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流行文化。我们需要问自己,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圣经的教导?是否能让人更亲近神?

五、结语:敬拜的恢复从你我开始

敬拜的中心永远是神,而不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让敬拜变得世俗化、娱乐化时,其实我们就在偏离神的心意。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敬拜不是为了取悦人,而是为了一颗谦卑的心向神献上感恩与荣耀。

最后,我想用诗篇96章8至9节的一段经文作为结束:“当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祂,带着供物来进入祂的院宇。当以圣洁的妆饰敬拜耶和华;全地要在祂面前战抖。”

愿我们都能恢复敬拜的纯净和圣洁,把焦点重新放在神身上。教会需要回归属灵的本质,而这种回归,从你我每个人的心开始。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一名教会同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