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与信仰的独特纽带
在国际新闻中,以色列总是备受瞩目,各类自媒体也经常热议。不过说起以色列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大家的说法却不尽相同。要想知道真实的数字,我们还是要看看官方机构发布的最新统计。
就在前不久,2024年年底,以色列中央统计局(CBS -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在大屠杀纪念日到来之前,公布了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报告显示,现在全世界的犹太人总共有1570万。这些人分布在哪里呢?大约45%,也就是710万人住在以色列;差不多40%,约630万人生活在美国;剩下的15%,大约170万人,则散居在欧洲和世界各地。
让我们回头看看以色列的发展历程。1948年建国时,以色列只有80.6万人。经过73年的发展,如今以色列的总人口已经增长到了932.7万,增加了将近10.6倍。要是和我们中国的城市相比,这个人口数量和江苏省的南京市、徐州市,或者河南省周口市的常住人口差不多。
以色列有个研究机构叫“犹太人政策研究所”(The Jewish People Policy Institute),在他们最近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现在的犹太人口已经恢复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大屠杀发生之前的水平。这个数字背后,其实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与重生。
以色列的人口增长有着很特别的原因。在这片土地上,生育不仅是家庭大事,更被看作一件神圣的使命。对于信奉犹太教的人们来说,结婚生子就像一道神命,他们相信这不只关系到今生,还会影响来世能否安息。
这种观念深深扎根在以色列的社会文化中。有意思的是,就算是不太信教的现代犹太人,也普遍认同要多生孩子才是好事,一般家庭至少会养育三个孩子。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那些选择不婚或不育的人,常常会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和无形的压力。
经历了二战时期那场惨痛的大屠杀,犹太人口急剧减少。这段历史给以色列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他们更加重视人口的增长。就像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说的那样,提高犹太人的出生率,对以色列来说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样一来,生孩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成了一种守护民族的责任。
二、从劫难到复兴
二战前夕,在1939年,全球的犹太人口有1660万。那时候,在今天的以色列(也就是古时候的迦南地),只住着44.9万犹太人,还不到全球犹太人口的3%。随后发生的大屠杀,夺去了约600万犹太人的生命。到了1948年以色列即将建国时,全球的犹太人口锐减到了1150万。不过,此时在今天以色列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反而增加到了65万,占全球犹太人口的比例也提高到了6%。
建国后,以色列为了恢复人口,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他们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敞开大门,欢迎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到故土;另一方面大力提倡生育。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认为,提高犹太人的出生率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他呼吁每位犹太妇女至少要生四个孩子。在建国初期,政府还特别设立了“英雄母亲”的荣誉称号,授予那些生育10个以上孩子的母亲。这让人想起了苏联的往事,也让人联想到现在俄罗斯从2007年开始的类似做法。
如今的犹太人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以色列和美国。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的国家,居住着将近一半的全球犹太人;美国则是全球第二大犹太人聚居地。在欧洲,法国有47.5万犹太人,是犹太人口第三多的国家。
在漫长的流散岁月里,犹太人大多和本族通婚。不过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美国的犹太人中,有59%是因为父母其中一方是犹太人,才被贴上了犹太人的标签。如今说一个人是犹太人,标准已经变得更加宽松:只要父母有一方是犹太人,或者虽然不信犹太教但有犹太血统的“世俗犹太人”,都可以被认作犹太人。
在以色列国会里,犹太教党派坚持要按照传统的《哈拉卡》律法来界定谁是犹太人。但是,以色列的《回归法》给出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说法。这部法律规定,所有犹太人都有权移居以色列,但如果一个原本的犹太人改信了其他宗教,就失去了这个权利。到了1970年,《回归法》又作了修改,规定只要母亲是犹太人,或者已经皈依了犹太教的人,都算是犹太人。这意味着,对信仰的重视程度提高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矛盾:如果一个人改信了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就不能移民以色列了(虽然现在以色列确实住着不少基督徒和穆斯林);反过来说,即使没有犹太血统,只要皈依了犹太教,也能被认作是犹太人。
更让人困惑的是,假如一个人的母亲是地道的犹太人,但他本人改信了其他宗教,那么按照传统的《哈拉卡》律法,他仍然是犹太人;但根据新修订的《回归法》,他又不算是犹太人。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也引发了讨论。
犹太族群中约有100万“世俗派”,其中35万左右是自苏联迁来的。这些人或因环境所迫皈依东正教,或成为无神论者,以色列官方不以犹太人视之。
论及血脉传承,犹太人自有其独特之处:子女的犹太身份,悉依母系血统而定。此与寻常民族迥异。在某些国度,只消父母一方为少数民族,其子女便多划入少数族群。此般安排,与其说是出于族群认同,毋宁说是利益权衡下的取舍。
放眼将来,以色列人丁兴旺之势方兴未艾。据中央统计局推算,至2048年,此地生民将达1500万;及至2065载,更可臻2000万之众。此意味着不足40年间,以色列人口将再度倍增。
三、信仰对生育的影响
在犹太教的古老传统里,生儿育女一事自有其神圣意味。信徒们深信,繁衍后代乃是上帝赐予以色列民族的圣谕,视子嗣为人间至福。这份信念,早已深深扎根于犹太文化的沃土之中,其影响之深,连死后的善恶判断也不能免。犹太人笃信,人离尘世、至天门前,先贤必问三大要事,其中之一便是“可曾完成繁衍之责”。
在正统派中的正统——哈瑞迪教徒群中,此种理念更显得鲜明独特。这支犹太教的嫡系,恪守“多子必得福”的古训。据记载,哈瑞迪教徒虽仅占以色列十分之一的人口,却因其惊人的生育之风——每位妇女平均育有七八个孩儿——为这片土地的人丁兴旺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说这片热土上的事,得提提生活在以色列的穆斯林。他们在那里占了近两成人口,对生育这件事情,可是看得很重。在他们眼里,孩子是安拉赐下的礼物,教义里头明明白白写着要多生育,不许打掉胎儿。
说起这事儿,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一位穆斯林妇女平均能生十个孩子呢。到了如今,虽说这个数字降了一半,那可还是高。穆斯林这般重视生育,以至于皮尤研究中心算了一笔账:到了2075年,地球上信伊斯兰教的人怕是要比信基督教的人还多了。
再说说以色列这个发达国家。这里的人啊,特别注重家族关系,跟咱们中国古时候的宗族有点相似。孩子跟父母住在一块儿的不在少数,一家人守在一处,其乐融融。这样住着,老一辈想把传统的好东西传给下一代,那可方便多了。年轻人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也有长辈帮衬着。就连同性恋们,也想方设法通过领养或是找人代孕,圆自己的家庭梦。
一家老小住在一处,日常里互相照应,吃饭带孩子都方便,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里长大,身心都能茁壮成长,像春园里的嫩芽,有阳光雨露的滋养。
在这片土地上,生育这事儿都快成了一种“传统艺能”。若是谁说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乡邻们准会用奇怪的眼光打量他,仿佛他是个外星人似的。这些年,咱们国内年轻人不婚不育的越来越多,可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怎么琢磨都想不通。
四、国家政策融入信仰传统
建国伊始,以色列就尝到了人丁单薄的苦头。那时候,周边的阿拉伯世界倾巢而出,几亿人口的压力,好似泰山压顶。几仗下来,让以色列的决策者们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光靠几百万人口可不成。
随着岁月流转,以色列在鼓励生育这件事上,可是下了一番苦心。瞧,1968年,他们就设立了生育鼓励基金,开了个好头。到了1995年,更是想出了新招:国家健康保险不给避孕和节育报销,倒是把帮助怀孕的费用都包了进去。这么一来,想要孩子的人有了底气。
说起具体办法,以色列可真是让全世界都竖起了大拇指。就拿试管婴儿来说吧,只要是45岁以下、孩子还不到两个的妇女,想试多少次都行,花的钱基本都由政府出。这份投入之大,使得帮助人工受孕的费用,在以色列的医疗支出中占了头把交椅。这般力度,着实让人感叹。
这些举措可结出了甜美的果实:在以色列,每100个小生命中,就有4个是借助试管婴儿技术诞生的,这个比例可是全球最高的。瞧他们的助孕诊所,遍地开花,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数量,也是世界第一。
说起照顾母亲和孩子,以色列政府更是有一套。做了母亲的,能享受14周的带薪产假,工资一分不少地发着。要是觉得时间还不够,还能再休一年的假,虽说没工资,但起码能安心带娃。孩子大点送去幼儿园和学校,费用基本都是政府掏腰包,这让年轻父母们省了不少心。
以色列还真是个特别的地方。一边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信仰,让人心向往之;一边是政府周到的照顾,为人遮风挡雨。这两股力量携手并进,就像车子两个轮子一般,推动着以色列在发达国家中独树一帜,保持着高生育率。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是政府的政策能和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信仰这些“软实力”打成一片,那效果可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五、信仰的锚定:人口发展与经济繁荣双驱动
说起以色列这片土地,还真是小巧玲珑。大部分地方都是黄沙漫卷的沙漠,不太适合人住。把整个以色列摆在地图上比一比,也就是咱们两个天津市那么大,或者一个昆明市的面积,在世界上排到140名开外去了。
要说人口密度,那可真不小。到2018年时,每平方公里就挤着410多个人,比起全世界平均的58个人多出好几倍。这么算下来,以色列这地方,可真是寸土寸金啊。
有意思的是,不少国家遇到人口激增,特别是人口密度上升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压力山大,有时还会生出些不太好的事儿来。可以色列倒好,人口越多,经济发展得越好,两条线齐头并进。这本事,着实让人佩服。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且看1960年的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才20多亿美元,在美国面前,只能算是沧海一粟,连人家的0.5%都不到。可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一下子蹿到了近4000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到第30位,占了美国的1.8%。要说人均收入,更是了得,4万多美元呢,把英国、日本这些老牌发达国家都甩在了后头。
这般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他们在科技创新上的一番功夫。经济发展得好,社会风气也就正,清廉度一直保持在令人满意的水平。这或许就是信仰的力量吧,让一个民族像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生机勃勃。
细细品味以色列的经验,我们能悟出几个道理:原来信仰不但不会挡住社会前进的脚步,反倒像是一座灯塔,为社会进步和百姓幸福指明方向。再者,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件事,就像跳舞的两个人,关键在于配合得好。那些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在今天的社会里一样能发光发热。最妙的是,当老百姓的价值观和政府的政策能像一对舞伴那样默契配合时,整个社会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好。
六、圣经信息中的以色列人口
1.归回的应许。要说预言,可得追溯到很远很远的年代。在40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那会儿,神给了亚伯拉罕一个承诺:这片叫以色列的土地,将永远属于他的子孙后代。这话记在《创世记》里头,到如今都还清清楚楚地留着。
在那些古老的先知书里,比如《以赛亚书》和《以西结书》,也都提到了犹太人这个民族的奇特经历。就像一群飞鸟,先是散落到天涯海角,后又齐齐回到故巢。《以西结书》第37章21节里头就写着,说神要把四处飘零的以色列子民,从各个国家唤回他们的祖地。
2.人口变化的历史。这以色列的人口变迁,说来颇有几分曲折。在耶稣生活的年代,这片土地上住着约莫200万人,那时候街市繁华,人来人往。可到了中世纪,犹太人被逼得背井离乡,四处漂泊,这地方的人口就跟退潮似的,只剩下几十万人了。
再说到19世纪末,这里的光景更是萧条。全地区加起来才37万多人,其中犹太人更是不到20万。这人数,就像是一盏将要熄灭的灯,忽明忽暗。
可是啊,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那天起,这里的人口就像是春天的野草,疯长起来。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归来,重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开枝散叶。这般变化,恍若昔日荒园,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繁花似锦的流奶与蜜的胜地。
3.预言的实现。以色列建国之后的发展,让人不禁想起《何西阿书》里的那句话:以色列的子民会多得像海边的沙粒,数也数不清。如今看以色列的人口增长,这话应验了。《以西结书》里头还提到一处“久已荒凉”的土地,这话说的就是当年的以色列地。如今犹太人回来后,这片土地就像换了个模样,荒地变成了良田,处处生机盎然。
以色列人颠沛流离近两千年,却始终没把自己的根丢掉。他们的民族特性和信仰,就像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代代相传。这就印证了上帝对这个民族的承诺。
说到底,我们都是凡人,无论是哪个民族,人口多少,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在这条人生路上,人人都难免会犯错,都要面对生命的终点,也都要接受最后的审判。唯一的出路,那就是诚心悔过,相信那位从亚伯拉罕血脉中走出来的至高者——耶稣基督。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参考资料:
[ 1 ]陈聪《以色列统计局:16.5万名犹太大屠杀幸存者》,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26日电
[ 2 ]《以色列发展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