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可以和子女谈谈生死

作者: 苔米
来源:福音时报
2023-08-30 10:56:50
分享与播放

教会有些老信徒去世后,不信主的子女没有按基督教的丧礼礼仪办理丧事,而是用民间宗教或迷信的方式给老人办理丧事,比如烧香、烧纸钱、送饭、摆祭品、磕头等迷信活动。尽管子女的所行不能影响老信徒因信得救,但不少信徒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总是为老人感到惋惜或遗憾,认为老人虔诚靠主一辈子,结果却不按老人信仰的方式办理丧事,让老人的一生留下了遗憾。由于看到这些情形,有些虔诚的老信徒开始担心不信主的子女也不按照教会的丧事礼仪办丧事,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针对这种情况,教会可以鼓励信徒平时和他们的子女谈谈基督教的生死观,让子女尽可能多地了解基督教,打消子女的顾虑,让子女乐意按基督教的丧事礼仪办丧事,并请教会来祷告,让老人生前见证主,归主后还能在葬礼上借着真理安慰人心,见证主。

一、让子女知道你不怕死

中国人素来忌讳谈死,主要原因是怕死,对死的本质不了解,有恐惧。中国的基督徒首先是中国人,从出生就受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润,骨子里也害怕死,也忌讳谈论死,不过因为信耶稣的原因不再惧怕死,也不会忌讳谈论死。因为主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将死的毒钩和恐惧解决了。这不怕死,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身体健康,一时半会死不了,而是看透了死亡的本质,有复活的盼望才不怕死。如果子女看到家里的老人能对死亡有如此豁达的态度,对子女也是极大的安慰,并且让子女晓得信仰的好处。如果基督徒到老了和没有信主的老年人一样害怕死,忌讳谈论死,实在是没有领受复活的真理,子女也看不到基督教信仰的力量,自然也不会在意基督教信仰了。

二、让子女知道你热爱生活

中国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蒙福的家庭,都看重老人。老年基督徒要让自己知道自己热爱生活,让子女知道你虽然不怕死,但并不代表想死,还想靠主好好地生活。让子女知道你对子孙后代的爱和牵挂,愿意长久地活着,看着儿孙们幸福生活,并为儿孙祷告,求神赐福保护自己的家。趁着耳聪目明的时候让儿孙知道,敬畏神有福,敬畏耶和华的人,他们的儿女也有避难所。

三、打消子女对丧事的迷信顾虑

由于基督徒在中国还是属于少数群体,绝大多数人对基督教还不了解,对基督教的葬礼也不了解,因此反对基督教的丧礼礼仪。比如:有人认为不烧纸钱,那么去世的父母在下面就没有钱用,这就是不孝。还有人认为不趁机把民间迷信中丧事的礼仪做足了,会得罪先祖或各路小鬼小神,遭到报复,遭遇灾祸,因此他们宁可多做,认为礼多人不怪,多做迷信活动可以趋利避害。还有人认为按信主的方式办理丧事丢人,没有面子。还有人想念父母,总想烧点纸,摆顿酒才能让心里舒服一些。针对这些情况,老年信徒可以和子女多沟通,让子女知道人死后,不像今天的这个世界需要购物,需要吃喝,需要花钱。基督徒离开世界就到主那里了,那里好得无比,没有贫穷,没有疾病,没有诅咒。让子女知道最好的想念就是好好靠主,预备再相聚的日子。让子女知道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孝敬父母要尊重父母的信仰,为父母做好在世最后的一件事。如果有一些思想固执的亲友干涉丧事礼仪,子女也能有礼有节地解决问题,不给老人留遗憾。

基督徒的丧礼主要为活着的人,因为离世之人的一生已经随着他们的死成了定局,不会改变什么,但活着的人需要丧礼。基督徒的丧礼可以让已死的人仍旧说话,藉着丧礼安慰亲人,传扬福音,见证基督的救赎。让参加丧礼的人透过丧礼纪念过世之人,回顾他们的美德,缓解悲伤,传递安慰,生发智慧,过好自己的一生!愿每一位老年基督徒都能像年迈的雅各一样留下遗命,让他终归应许之地,终归列祖坟墓!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