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的一本好书,就是约翰·班杨所著的《丰盛的恩典》,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天路历程》,这本寓言体长篇小说曾风靡一时,后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给许多基督徒带来盼望和帮助。
该书分为上下卷。上卷书中的叙述者在梦中看到一个叫“基督徒”的人正在读一本书,知道自己居住的城市将遭受天火焚毁,惊恐忧虑不已,这时有一个叫“传道者”的人指点他逃离自己家乡前往天国,基督徒背负着世界的重担,由此踏上了艰难而充满勇气的历程,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救赎之路。下卷写的是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在一个叫“无畏”的人指引下,前往天堂的朝圣过程。这两段旅程跌宕起伏,充满艰难险阻的波折,但他们最终得到了灵魂拯救。
上卷侧重写了基督徒作为真理的追寻者单独面对神的心路历程,下卷则描写了基督徒作为爱的联合体共同追求天国内目标的团体生活,其中妇孺老幼都有,信心大小不一,胆量力量各异,但他们彼此劝勉,相互扶持担待,共同在天路上一起成长。
约翰·班杨于1628年出生于英国的贝德福德附近的埃尔斯托,是托马斯·班杨和马格丽特·班杨所生的三个孩子中的长子,他所属教区记录上记载其受洗日期为1628年11月30日。
《丰盛的恩典》又名《罪魁蒙恩记》,写作于作者被囚期间,也是他的灵程自传。这位巡游补锅匠成长为杰出的传道人和作家,而这本书在历史上曾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托马斯·肯培的《效法基督》是同属于一种题材。
在书中他的祖辈“贫寒卑贱,微不足道”,他对父亲的家门甚为讨厌,对于他而言属于“全地所有家族中最卑微,最被人瞧不上的那等。”他是吉普赛人的后裔,父亲是个走街串巷的补锅匠,平时修补锅碗瓢盆,他的家族家境贫寒,出身于农民家庭。
他上学时间极为短暂,辍学后不久就当父亲的帮手,也学补锅的手艺。16岁时他加入了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由此接触到清教徒运动,服役期满后又重操旧业继续做补锅匠,并于20岁结婚。1653年,班杨加入了贝德福德郡的清教徒自由教会。1657年,他第一次受托,承担了“野外布道”的任务。在此期间,有许多人对英国不从国家的听众布道,其中许多人没有受过教育。此后查理二世复辟,他们这些布道者被列为怀疑对象,他毫不畏惧拒绝停止布道,1660年被捕。此后在1660年写下了《罪魁蒙恩记》。
书中没有记载他早年的生活,关于他的青年时代、教育状况、从军经历及婚姻状况谈及很少。按时间记录了他以往如何亵渎上帝、满口咒诅苦毒,污言秽语常常玷污安息日,这样一个悖逆不配的人,最终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这本自传从他的罪恶感和绝望开始,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属灵成长经历,他与神建立了美好关系,最后他以一颗“大得安慰”对“满溢的恩典”充满感恩的心最终结束。
在他的自序中说“献给那些上帝算为配得靠他话语的服侍,因信得蒙重生之人。”并说“在我讲述的这个故事中,我本可以用更多的篇幅述说自己因罪而遭受的试探和苦难,以及上帝对我的灵魂施与的怜悯、慈爱和善工,我本可以采用比我现在讲述方式高雅的得多的文体,对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做比目前更多的修饰,但我不敢,上帝在使我信服的时候,没有作任何花样,魔鬼在试探我到时候,也不是在开玩笑,当我跌落,如同陷入无底坑,当地狱的痛苦攫住我,那时我也不是在玩游戏。因此在讲述这些事情时,我不能耍任何花枪,只能照事情原本的样子,将他们简单、平白地记录下来,喜欢着故事的让他们来领受——我亲爱的孩子们,流奶与蜜之地就在这旷野的那一边,愿上帝怜悯你们,使你们不懈怠,好进去得那地。”
班杨以清新自如的笔调写了自己的经历,第一部分罪魁蒙恩记,简述自己如何蒙召从事圣工,简述了作者的囚徒生活。第二部分适时的劝勉,是给受苦之人的忠告,是珍贵的讲章,共两卷。他给为义受苦的人提出忠告,在逼迫的铁腕下,班杨因拒绝遵从从国教礼拜而被关押将近13年,而且处在随时有可能被当作罪犯绞刑处死的危险中,所以他了解什么是受苦,也同样明白安慰的源头在哪里,他以朴素的话阐明了真理:“除了由上帝而生的,又从那圣者受了恩膏的人,没有人能算得上是基督徒。”第三是得救本乎恩,是有关上帝恩典的讲论。
相信这本书会对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