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该如何看待礼仪的问题?

作者: 洪道
来源:福音时报
2021-10-28 12:37:03
分享与播放
疑问

引言

一位姊妹和我交通有关乐队改调的事,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教会的乐队一直都是由附近的一位老教师来带领的,那位老教师所带领的教会乐队都是吹奏C调。近年来,我们这个地方的教会开始进行乐队改革,特意邀请了一位在这方面较有恩赐的青年教师来指导,那位教师便开始在他所带领的教会中进行改革,将C调改成降B调。

这项改革并非只是关乎吹奏的曲调,更是关乎整个乐队的整体演奏果效。因为降B调的曲子不是单单从C调降低了一个半调,更是因此而使得整个的铜管乐队在乐器的整体配备及演奏效果方面得以大大提升。当然,效果在提升的同时,难度也自然有所提升。故此,那位姊妹为着这个问题找我沟通的焦点乃在乐队是否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在她看来,必要性不是很大。因为乐队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已经习惯了吹奏C调,要是改成降B调,又得从头学起,并且不容易学会。如果要学习降B调,那么由于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及进度都不一样,在过渡期这段时间里一定会出现参差不齐的凌乱状况。

其次,她认为我们的侍奉都是侍奉给神看的,重要的是心灵和诚实,为什么要这样注重形式呢?那位姊妹的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一部分的基督徒对礼仪的看法。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礼仪的问题呢? 

一、新教的基本圣礼观

自从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大门口张贴九十五条纲领,改教运动便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与罗马公教会相对立的阵营。新教不是罗马公教会的某个派系,而是与公教会在基本的神学观点上持不同见解的宗教团体。其中,对圣礼的看法便是最重要的分野之一。

罗马公教会的崇拜聚会明显是以圣礼为中心的,但新教则以圣道为中心。故此,我们可以看到新教的大部分宗派在整个的主日崇拜中,证道的时间往往占了大头,信徒们也认为“讲道”与“听道”是最最重要的环节。

另外,正因为新教以“圣道”为中心,故此改教家们认为新教对圣礼的认知乃是建立在圣道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他们认为新教的圣礼必须是圣经中明确记载的圣礼,而圣经有明文记载的圣礼就是两个,分别是圣洗礼与圣餐礼。

既然圣礼是以圣道为中心的,那么圣礼其实就是圣道的延伸了。故此,即便新教各宗派在对圣礼的理解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但他们在拒绝罗马公教会的圣礼观,尤其是圣餐变质说方面则是一致的。

虽然如此,新教并没有丢弃圣礼,新教的圣公宗、路德宗等都是十分注重圣礼的。新教与天主教在圣礼方面的主要分别并非一个反对,另一个拥护,而是说新教乃以圣道为中心,新教徒乃是将圣礼当成了圣道的延伸。也就是说,新教也是注重圣礼的,只是比较凸显圣道的核心地位而已。

二、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与注重圣礼并不必然冲突

如果我们真的用心灵和诚实去敬拜神,就必然会在行为上表达出我们的心意。比如,有些基督徒在主日去做礼拜的时候,会将自己梳妆得干干净净、衣服穿得整整齐齐,以此表达出他对神的态度是恭敬端庄的。

曾记得在一次圣乐培训班上,有一位教美声唱法的老师对她的学员说了一段话,她说,教会里有些人并不认为基督徒有学习美声唱法的必要,因他们对唱圣诗的理解是,只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就够了,为什么要用花里花俏的声音来修饰呢?这位老师反问,如果神是我们最爱的那一位,是配受我们尊崇的那一位,那我们是不是要将最美的歌声献给他呢?如果我们都用跑掉的旋律来赞美神,这算最美的歌声吗?

什么叫“心灵和诚实的敬拜”?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必须都要“用心来敬拜”,而非“马马虎虎、随便应付”。如果将这个原则运用在唱圣诗方面,那么除非这个基督徒真的是五音不全,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唱跑掉,否则的话,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美声唱法,没有理由将敷衍了事的歌声当成“心灵和诚实的敬拜”。

三、注重内在的生命与注重外在的礼仪应双管齐下

没有敬虔的仪文固然像没有灵魂的身体,没有仪文的敬虔也像找不到身体的灵魂是不完整的。新教的最大特征是以神的道为中心,且注重基督徒内在生命的敬虔过于外在的形式。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人的罪性使得他总是喜欢追求外在的美好,且试图以此来掩饰他内心的污浊。就这一点来说,福音要求我们带着我们的本相来到基督的面前,向他完全赤露敞开,袒露心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本相,更不愿意付代价去改变自己。

就像始祖那样,当他们看到自己赤身露体之后,就用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遗憾的是这些叶子根本遮不住自己的羞耻。刻意忽视或者以为拖延时日就会自动解决的想法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人必须脱下一切的伪饰,单单纯纯地来到神面前,直面自己的问题,向主悔改并付上时间与代价去追求圣洁。

不过,这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外在的仪文了,因为当我们不再以繁文缛节来取代内在的敬虔时,仍需要以外在的仪文来表显出内在的敬虔。对于敬畏神、爱神的人来说,庄重肃穆的氛围、神圣有序的程序能使人激发出更进一步的宗教情感,使内在的敬虔与外在的庄重形成一个有机体及良性的循环。

这一点对于现在的中国教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当我们进入宗派后时期及联合礼拜后,宗派的特色几乎消失殆尽,去掉了教会的特殊制度后,堂会只剩下了实际的功用,故此一切都围绕着“实用”而展开,这一点甚至从教堂的建筑形式都可以看得出。

可是,如果我们总是以“实用”作为出发点的话,教会就会慢慢地丧失“道”的意味,这对于形塑基督徒的灵命是十分不利的。基督新教之所以仍要注重看得见的仪文,是因为基督徒可以透过这些仪文,使神的道以更加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更容易受到“道”的熏陶,被“道”所化。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