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为何会失去“起初爱主的心”?

作者: 古斯丁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27 21:19:35
分享与播放

作为基督徒,我们很容易自认为与主的关系还不错——毕竟我们每周定时定点去教会,也参与一些服侍,甚至将十分之一献上。但实际对待主的态度却掩藏在内心深处,我们难以发觉生命真实的光景是已经离弃了起初的爱主之心。正如主对以弗所教会的责备说:“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参启2:4-5)

主的责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同样适用,因为在教会中放眼望去,弟兄姐妹整整齐齐地在唱诗赞美,但实际内心中却对耶稣的情感麻木、冷漠。比如我们愿意去服侍,但内心对主的情感却很僵硬,提不起什么兴趣;我们愿意听道,却觉得读经实在枯燥无味,感到经文的内容与自己的关系甚远。这样的生命状况已经反映出我们对主的情感出了问题,陷入了一种“不冷不热”的关系之中。

作为基督徒,多年下来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认为这种对主不冷不热的情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这并非是上帝渴望与我们建立的关系——祂曾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将人称为是自己的儿女,这足以说明上帝愿意投入百分之百的爱来与我们建立亲密的关系。祂也如此期望我们以全身心投入的情感来回应祂的爱,正如摩西对上帝的百姓反复叮嘱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 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申6:4-5)

当我们对主的情感不冷不热时,就说明我们与主的关系不正常,这也进一步表明我们对主的爱的认识存在偏差。这就是为什么在教会中有很多人信主的时间越长,却离主越远的原因。因为我们对主的情感和关系出了问题,导致我们的心变得冷淡,失去了爱主的心。而这种不冷不热的情感已经被许多的弟兄姐妹视为平常,甚至还有人大言不惭地说:“火热只是一时的,只有平平安安才是真!”

我认为这是一种有罪的借口,因为主对我们的爱始终保持着火热,但我们却为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容许自己躺平在不冷不热的态度之中。其实,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是主所憎恶的,并且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正如主亲口对这样的人所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参启3:15-16)所以,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应当思想自己为何失去了对主“起初的爱心”,并要为此悔改,使自己重新回到基督的爱中。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生命真实的景况——当我们远离主的时候,正是处在失去平安的光景中。路加曾记载过主耶稣所经历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来请耶稣去他家里吃饭,但他连基本的待客之道都没有:没有与耶稣问安,没有为耶稣洗脚,也没有用香膏来膏抹耶稣。这一系列的行动本应代表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可西门却毫无热情的欢迎和爱的表达,这说明他并非真心邀请耶稣。

此时,在用餐时,有一位被众人公认为“有罪的女人”来到筵席上,她拿着一玉瓶香膏来膏抹耶稣的脚。在这一刻,她忽然想起自己的罪,情不自禁地流出泪水,泪水打湿了耶稣的脚。她便急忙跪下来,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并连连亲吻耶稣的脚。

为什么这两个人对主的态度、情感以及行为会如此不同呢?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生命的本相认识不同。西门的问题在于,他不认识自己是个罪人。当我们认为自己“没问题”的时候,在神面前的回应就是错的,会认为“别人才需要神的怜悯,别人才需要悔改”“他才需要救主,我不需要”。当我们有这样的倾向时,这就是法利赛人的生命。

可这个女人呢?不仅认识到自己是从前得罪主的罪人,并且清楚知道犯罪的后果是什么——她知道自己无力偿还这个后果,正如耶稣所说的,她知道自己“无力偿还所欠的债”(路7:42)。

这个法利赛人不认识自己的罪,所以他认为自己不需要耶稣,也不会认识主有多爱他。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打个比方,如果你自认为很健康,什么病都没有,一位最好的医生站在你面前,你都会觉得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可如果你知道自己病得厉害,若不被医治就没命了,这个时候一位最好的医生站在你面前,你还会熟视无睹吗?

事实上,这个女人和法利赛人同是罪人,都在罪的权势之下走向灭亡。不同的是,这个法利赛人自认为很“健康”,以为靠着自己的义行就能与神和好,这种骄傲使他冷漠地看待耶稣,觉得这位救主与他这样的“义人”毫无关系;而这个女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深知自己无力偿还这巨大的罪债,因此她迫切地寻求耶稣的拯救。

此时,这个女人心里对主该有多么大的感激啊!她对主的爱是那么火热,因为她真的知道耶稣基督改变了她的生命,把她从死亡中拯救出来,带进了永生的光明当中。这就是耶稣对法利赛人所说的:“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路7:47)这句经文的翻译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好像因为这个女人很爱主,所以主才赦免她。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当代译本的翻译是:“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被赦免了,因此她爱我深切;那些获得赦免少的,他们的爱也少。”

主的话让我们看见这两种人:这个有罪的女人,有许多的罪都被主赦免了,她得着主许多的爱,就爱主爱得深;这个自义的法利赛人西门,他得到主的赦免少(或者说没有得到),他对主的爱就少(几乎没有任何爱的情感)。

若思考为何基督徒今天失去了对主的爱心,陷入不冷不热的属灵状况中,根本原因是我们不够认识自己生命的本相,不够认识自己每天犯的罪,亏欠了圣洁之上帝何等大的罪债,以至于我们根本无力还清,只能处在绝望和对刑罚的惧怕之中。但又是什么点燃了我们的爱主之心呢?一定是我们在经历绝望之后,看见上帝竟因爱我们甘愿舍弃自己的独生儿子,来换回我们的生命。当我们想到神的爱子是为我们这般罪人而舍命时,凡相信的人怎能不流出感恩的泪水呢?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