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巡礼:北京西什库教堂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0-04-29 12:25:19
分享与播放

在北京四大天主堂中,西什库教堂的规模最大。这座教堂俗称“北堂”,是现在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

西什库教堂的建立,颇具有传奇性。日理万机的康熙皇帝忽然病倒了,求问了很多医生都没效果。结果两位耶稣会士洪若与刘应(一说张诚、白晋)进献奎宁,使皇帝得到了痊愈。治好了康熙的病,自然要获得奖赏,可传教士却要修建教堂,传播福音。于是康熙皇帝就将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带的一块地皮划归了耶稣会,作为教堂建造之用。教堂于1703年落成,取名为救世主教堂,此为西什库教堂的起源。康熙为新建的教堂御题匾额“万有真源”,足见他当时对天主教的支持。

可好景不长,因为中西礼仪之争的爆发,清朝发动了百年禁教,在华天主教事工遭到极大拦阻。尽管雍正、乾隆时期,救世主教堂得以开放,但在道光七年,北堂被没收、拆除。可不久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百年禁教自动结束。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主教会要回了北堂的产业。

1868年,孟振生主教在北堂原址修建一座哥特式建筑,但由于教堂钟声发出的声响,以及建筑高度可以窥见紫禁城,这让慈禧太后颇为不满。于是与教会交涉,要求其把教堂迁往西什库,清政府出资修建新教堂。就这样北堂来到了西什库安家,并于1888年落成。

庚子事变中,一万多义和团民与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但在两个月的战斗中,居然无法攻占,虽然西什库教堂遭到破坏,但并未被捣毁。庚子之后,北堂经过重建,成为现在的建筑样式。

在1958年的“献堂献庙”运动中,西什库教堂被迫关闭。教内收藏的诸多珍贵图书、文献,被运出教堂移交北京图书馆收藏。直到1985年,宗教政策得到落实,西什库教堂得到修缮,并恢复了弥撒。1984年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什库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大堂内有主祭台、苦难堂和唱经楼。而在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北堂所属建筑包括修道院、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光华女中以及神父楼等。

教堂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高大的窗子,显得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种向上升腾、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觉。北堂南立面有三个尖拱券入口,进入堂内,一根根巨柱高高地撑起金色拱顶,四周是80扇镶彩色玻璃的花窗,阳光射入,眼前是一片五光十色、璀璨晶莹的奇景。堂内有一幅圣母抱着耶稣的油画,然而圣母和耶稣穿的却是清朝皇太后与皇帝的衣服,不细看还以为画的是中国皇太后与小皇帝,这是基督宗教在艺术上中国化的典型例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