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信仰角度来说,欧洲社会逐渐世俗化,原本主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督宗教开始边缘化,今天英德等国的基督教都呈现出衰微的景象,到教会的人很少。美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其宗教气氛更为浓郁。
在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有差不多80%以上的人自称是基督徒,这个国家许多立国的原则都和基督教有关,在美元上也有一句话“in God we trust”。历史上,新教徒在英国受到逼迫,所以移民到了美洲新大陆,可以休养生息和自由信仰。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何美国的宗教气质比欧洲更强烈。
冈萨雷斯在书中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基督教的状态,有两方面的问题可以思考:为什么美国人常带着拯救者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国家面前,这和他们比较浓厚的宗教信仰有关,此外还有其他历史遭遇吗?其次,如果一个宗教的所有教导都聚焦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平,那么是不能得到社会关注的。为什么?就是说,宗教除了道德说教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东西?
一战和二战在美国都有强烈的声音,就是这两个战争与美国无关,不需要参与,只要专心发展自己就可以了。一战前期,美国没有参加,只是向欧洲提供钢材和武器,到了后期才加入。一战后,美国的一位总统提出,为何国家之间的纷争要通过战争来解决,可以开会协商的,提议建立国际联盟,这就是联合国前身,因为国会一些议员的反对,美国并未成为联合国成员。
二战时期,美国经历经济危机,25%的人口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人提出美国不要参与战争。但二战的规模更大,亚洲的日本和欧洲的德国也加入了,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后来还发生了珍珠港事件。美国的参战,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法西斯继续侵蚀欧洲文明。
欧洲国家参与世界大战的屠杀并不是公义的,所以战争后不少教会都开始反思,教会本身也受到很多削弱,本来是道德高地的教会,却卷入了战争,比如德国的教会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美国参战有道义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要拯救可能被破坏的欧洲文明。
美国有一些宗派是反对参加军队的,他们会参与社会服务来代替服兵役。两次世界大战后,教会受到的负面影响很小,反而成为了道德力量来帮助欧洲的一些国家。美国的基督徒之后也有衰落,比欧洲相对较晚,是在越战之后。在那之前,美国每次打战都显得公义,在道德上可以站住脚,但越战不同,本来这个战争是美国可以避免参与的。此后,美国的青年人对国家宣扬的上帝、正义和国家的理念开始报以怀疑的态度。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的道德也开始滑坡,教会也从道德的高地也往下走,这比欧洲晚20多年。二战之后,美国最后参与战争,损失少,在帮助欧洲重建时得到发展,本来是很乐观的,这也影响到教会,出现了“成功神学”的思潮,就是上帝与你同在,他会保守你的事业发达;人有多大的信心,上帝就有多大的恩赐。美国“水晶大教堂”的牧师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但这种神学近几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水晶大教堂因资不抵债而破产。
美国的教会在二战兴起布道会的形式,比如葛培理牧师,他们并不建立教会,而是在布道会之后让人愿意加入教会,并支持布道团。这些布道团需要很多包装。一战前,基督新教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二战后美国劳动力缺乏,接收了大量来自拉美的移民,有的讲西班牙语,也带去了天主教。所以,今天美国最大的宗教团体是天主教,它的信徒人数最多。
在美国,如果教会只有道德上的说教,是很难吸引社会关注的,那教会还能传递出什么信息呢?宗教除了劝人为善,还有一个更基本的内容。冈萨雷斯在《基督教史》里讲到了德国神学家蒂利希,他在一战期间当过随军牧师,二战时因反对希特勒而无法继续留在德国,就去了美国,在纽约协和神学院当教授。
蒂利希是一位存在主义的神学家,提出宗教关注的是什么,认为宗教就是一个人的终极关怀,一个人生命中最要紧的,往往和宗教有关。他还提出,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无神论者。这位神学家的讲道不是在解剖圣经,而是在讲人生体会,把很多蒙蔽人的东西剥开,可以让人展现出最通透的自我,与神的话语相接触。因此,宗教除了道德之外,还有终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