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第二天,我们照例早早起床了,在毋大哥带领我们早祷后,8:00左右,上街自寻饭馆用餐,想亲自体验一下没人陪同在北京的适应能力。想着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挺难的。我们顺着昨晚吃饭的那条街,一连找了好几家,不是门还关着,就是门刚刚开了,桌上昨晚碗筷还没洗呢。就在我们失望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快到东方梅地亚旁边小巷里,发现了一处物美价廉的早餐馆。我们四人就赶快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生拍这小餐馆童话般突然消失。每人点了一份简单可口的相同早餐:一碗熬的很到位的稀饭,外加两个爽口的素菜包子。四份早餐,平均每份不到10元。没等我们付钱,毋大哥已抢先付了帐,他还戏说,谁叫我是你们的大哥呢,这顿早餐吃的即温馨又舒服。在北京,在主的家里,我们才认识一天,就如亲兄弟一样;这种感觉真好,出门有位可亲的大哥照顾,真是一种难得的福啊!
待我们来到福音时报编辑部,那些年轻的姊妹弟兄们早已上班了,个个坐在自己办公桌的电脑前,全神贯注,敲着键盘认真工作着;也看到不远处,昨天讲课的张姊妹朝我摆摆手,算是打了招呼;就连我们这两天培训的小会议室桌上,已切好的茶水冒着热气,桌面上又一次被堆满了各样水果和丰富多彩的零食、点心等;李弟兄仍旧忙乎着安装他的录像设备,主编已在会议室等候着我们……
上午9:00,业务培训继续开始了,今天是宋弟兄来讲课。题目是“从教会层面讲媒体的作用”。本想和昨天一样,用大屏幕给我们上课。可设备在多次调试中,不怎么成功。就象过去在农村的时候,调教、训服一对刚成年的牛犊,无论你怎么喊着,甩着手中的响鞭,它们就是倔犟地不进犁沟,最后累个人困牛乏。眼前的宋弟兄,无奈中也放弃了设备调试,说原因是设备之间可能不匹配。
在中午快10:00,他直接对着笔记本开讲了。他画了一张示意图,从这张图的顶端,剥葱似的一层又一层,一直讲到末尾。使我们初步知道了,庞大繁杂的社会活动是基础、沃土,媒体产生于它们,且高于它们,属于上层建筑。媒体所刊载、报道的社会活动内容,又会反作用的去影响社会活动这个基础的变革及发展;教会媒体也和社会媒体平台一样,离不开这个自身的运行轨迹和规律。我按自个儿思维,心想是这么个理。就像自己写文章一样,首先要去教会深入生活采访素材,然后回来思考写稿子,待发表后,当事教会看到后,文章中积极方面会发扬光大,消极方面会纠改,这就是媒体的作用与反作用;宋弟兄讲的这堂课,让自己这么理论联系实际的形象一思维,还真感觉明白和学到了些好东西。
待课讲完休息时,杨姊妹给我们每个人续上热茶后,打开了她自己的手机,里面传来了上海记者站支姊妹的声音。她说她从头到尾一直现场观看,没到会场有点遗憾。但通过视频也如同身历其境,听了课,见了老朋友,也认识了新朋友。祝大家会期快乐,会议圆满成功;期盼以后有机会,与大家再相会……
在12:30左右,我们继续在会议室用完外卖午餐,就整装待发;稍作片刻休息后,就在李弟兄带领下,前去北京市丰台堂参观访问。由于在上午联系时,丰台堂张牧师说她上有个会,同时因为身体的原因,只有在下午13:00时左右有点时间。由于路远,可以说从北京市的东边要跑到西边,中间在地铁上还得倒换线路。去丰台堂参观访问这项活动,在会议安排里是没有的。在昨天我们曾经建议能否增加一次教堂的参观访问活动,没想到编辑部还真采纳了,感谢神!
出了公司大门,我们一行五人,小跑着朝地铁站赶去。行进间,感到时间不够用,就又用手机扫了三辆小黄单车,他们三人骑着车,我和毋弟兄只能用11号追赶着他们。毋弟兄1.9米的个头,让我这个1.7米的人直赶的气喘吁吁;看着他们三人一会儿不见了踪影,心想再慢的自行车也比我俩小跑的快。还好,毋大哥好象对北京比较熟悉,不紧不慢地在前面领航。
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正想找人打问该从那走,忽听到喊声,顺声看去,他们在右边道旁等我俩。这会儿,我们没走几步就到了地铁站口。在买票登车空儿,李弟兄对大家说不用赶这么急了。张牧师刚来电话说他们正在开会,会议还没完呢。听他这样一说,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心不再崩的那么紧了。
上了地铁,人真多。直到过了两站后,我们五个人才陆续坐了下来。也许这段路程较长,也或许车是开向郊区终点站,车上人渐渐少了很多,出站时这节车厢里就剩我们几个人了。
出了站,由于时间的充足,我们是一路漫步走去的,我仍然边走边拍照,仿佛是想对北京多留点感性印象;天气太冷,怕手机又被冻住,拍几张夹在窝腋暖暖,再照;这儿楼房没有东方梅地亚那儿的高大、密集。沿街两旁路灯上,很稀疏地挂着几串红色的圆型灯笼,在宣示着即将来临的春节气息;在靠右边一处被巨高铁栅围着的空地里,没有了高楼大厦,看到的只有缓坡、平地。旁边的李弟兄介绍说,这是个高尔夫球场。这和自己在影视中看到的不太一样,没有印象中的那么宽阔、秀美、闲逸,倒很像动物园中一个放大了的铁笼子,只是里面没有了动物而巳。走到栅墙的尽头,朝左拐顺着一家幼儿园没走几步,来到了眼界挺宽的场地,前方不远处,已看到了教堂屋顶帆船帷杆造型上的十字架。
到了十字架前,我们也就到了丰台堂的大门口,透过堂前栅门,那圆型主堂尽收眼底。门前丰台堂三个大字的标志璧也格外醒目,我们几人马上忙乎着合影照相留念。这时,门开了出来位弟兄微笑着问我们找谁,李弟兄上前搭话说明了来意。看门弟兄热情地把我们让到院内,指着左侧通道說,顺这走去,有一平房处就到了。我们谢过后,沿孤型高墙朝里走去。
待我们穿过用水泥方杆作搭架、门洞顶有葡萄枝的长廊时,来到了一处被玻璃装修的时髦平房,房门紧闭。看来会议还没结束。乘这机会,我便细细观察起了周围环境。
平房正面是一处小院,圆型的门拱上写有:迦南园三字。探身进了园内,地面空荡荡的,寒风中几片干枯菜叶在滚动,似乎在诉说着它们夏天的翠绿,秋天果实的成熟。那角落紧靠主堂外墙处,有几束已被收获过籽种的桔杆。我在想,那种籽一定被园子的主人好好保管着。来年春天被又一次撒播在园子土地里,随着阳光、雨露,园丁的勤劳。夏天又会生机勃勃,秋天又会硕果累累……
正在我对着迦南美园遐想时,.肩膀被谁重重拍子一下,回转身来是毋大哥,只见他笑着对我说,在发什么呆呢,会结束了,我们去吧。朝平房望去,只见有几人从已开的门中鱼贯而出。走在后面的一位鹤发童颜老者,估计那就是我们要拜访的张牧师。这会儿正在同李第兄说着什么。待走到近前,终于听清,张牧师说她去吃午饭,让我们在她办公室等会儿。
我们顺着玻理窗走廊来到了张牧师办公室。房子不大是小两间,里面是卧室,外面是会客兼办公室。我们五人散坐在木制沙发上。张弟兄此时反宾为主,给大家又是沏茶。又是削苹果。让人感到他似乎是这屋子的主人。张弟兄见大家疑惑的望他,就作了解释。原来,丰台张牧师在山西曾与其父亲同堂作过侍奉,经他这么一说。大家心存的疑惑释然了。
就这样,我们喝着热茶,吃着苹果,聊着天,在耐心等待张牧师的归来……
(未完待续)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陕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