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笔者还是一位在城市寄居的外地信徒,是被教会特殊关照的群体之一。这一群体不仅离乡背井,从事艰苦的劳作,而且还是常被人忽略和瞧不起,成为边缘化群体。殊不知,回头想一下,本地的信徒更应是被教会重视的群体。因为现在的城市教会,特别是在外来人口较多而又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土生土长的本地信徒在教会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少,时常被人忽略不计,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
在苏南某县级市,暂且称为江海市(化名),常住人口接近百万,本地人和外来人员各占半壁江山。按照常理来说,本地和外地的信徒也应是各占一半,彼此之间不分伯仲;但事实并非如此。江海市时常参加聚会的本地信徒,其占比例不仅达不到一半,而且小的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江海市有几间数百人规模的教会,但时常参加聚会的本地信徒却仅占个位数。因此,在江海市的教会中很难找到本地信徒,即便是见到了那也是区区的几个人,而且还是妇女和老年人居多。
其实,江海市教会的状况,正反应了江苏教会的区域分布情况。江苏是基督教大省,信徒超过百万人,但分布极不均衡,信徒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而苏南却少得可怜。江苏省宗教局张全录处长在其《江苏基督教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就对江苏省基督徒数量和分布情况做过介绍:目前(2012年),全省有信徒150多万人……全省基督教面广量大,信徒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5个市,有100余万,约占全省信徒总数的80%多。
据此来看,江海市教堂被外来信众坐满,而本地信众却少得可怜的现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也并非个例,应是苏南教会的普遍写照,甚至可能发生在外来人口众多而又开放度较高的所有城市教会中。外来信徒的大量注入,使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教会或苏南教会变得生机勃勃,明显地摆脱了原来了无生机、死气沉沉的现状,也有效地改变了江苏“北多南少”的信徒分布,使北和南的信徒比例渐趋平衡,起码不会再像金字塔塔基和尖顶那般差距巨大。
但令人值得反思的是,苏南教会靠外地信徒累积起来的繁荣,相对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只是虚假的繁荣,因为与本地人毫无关系;那只是把苏北、河南和安徽等地的流动信徒搬过来,实现了转移式的繁荣。之所以说是“转移式繁荣”,乃是因为组成人员的不确定性,是由那些来自经济落后而教会复兴地区的外地基督徒累积而成,随着他们的离开,本地教会又会恢复到原本了无生机的状态之中。可见,繁华的背后,实则是满目沧桑,危机重重;繁荣的景象,也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因此,推动福音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又迫在眉睫。只有让福音长久扎根于此,才是保持繁荣的王道,可以元朝的也里可温教为鉴。
元朝的也里可温教(基督教),因蒙古人入主大都而传至中国腹地,但只在中国存留了百余年(1271-1368年),随后便因元顺帝逃亡漠北,元朝兴盛一时的也里可温教也随之在中国销声匿迹。存于中国百年之久的也里可温教,最终却在中国土地上销声匿迹的原因何在?后人总结有三:一是信教的群体仅限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而没有南人和汉人;二是文化差异,也里可温教并未在中国本土社会扎根,而仅仅是植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之中;三是,教派间的内部纷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也里可温教在中国作为外来宗教,经历了由盛转衰,而后销声匿迹的过程,可以为苏南教会敲响警钟。所以,苏南教会在牧养好外来信徒的同时,也应在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中间做好文章。要想方设法增加本地信徒的数量和质量,力求本地和外来信徒在质和量上都能够有所平衡。此外,也应当在福音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上下工夫。重点要使基督信仰在本地扎根,扎根在本地的文化土壤中,力求本土人不仅不会反感排斥基督教和信众,更要使本地人对基督教和信徒充满着诸多的认同感和好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用心用力,现状必会有所改观,即便是轻微的一点儿。所以,教会应当上下一条心,把引领本地人归主作为教会福音事工的重点之一。充分认识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实规律,以“什么样的人就向什么样的传福音”的策略,鼓励本地信徒或与本地人有交际的信徒的传福音视角向本地人聚焦。并且,教会自身也要加强软硬件建设,特别是教堂和人才建设,努力使教堂和人才成为当地的精神象征和受人尊敬的灵魂导师。
(本文作者系安徽一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