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中国化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京举行

来源:福音时报
2015-11-22 21:37:00
分享与播放
研讨会现场(图:石博士)

11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科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基督教两会主办的“基督教中国化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宗教管理部门、国内外教会人士和专家学者近150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据与会人士介绍,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说,“基督教中国化”议题古老而常新,历程复杂多变,应当不忘历史、着眼当下、开辟新境。基督教的普世性当通过本土化表现出来,没有文化适应,基督教可能在欧洲还是处于边缘的犹太教;没有地理大发现,基督教还只是欧洲宗教。基督教要进入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需要吸纳基督教文化。

北京市基督教两会主席蔡葵说,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从唐朝就开始了,对于基督教如何在中国土壤上健康生长、如何与传统文化融合,需要不断探索。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罗明嘉教授从政治、文化、全球化影响和中国基督教灵性经验特色几个维度反思了“基督教中国化”。罗教授认为,在文化层面,每一个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有一定程度的中国古典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已经是中国人的“DNA,因此,基督教要与传统价值观进行深入对话。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贺璋瑢认为,基督教在文化方面的中国化现状很尴尬,中国人没有将基督教看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基督教神学研究主要在学界而非在教界,而教界对学界的成果并不以为然,并且宗教院校人才匮乏。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单渭祥牧师则认为,“基督教中国化”已在路上。首先,“三自”运动摘去了洋教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对基督教的观感。其次,两会组织在管理体制方面不断实践和探索,联合礼拜以及后宗派特色向世界做了合一的见证。第三,中国处境中的教会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受中国社会的影响明显,而教会礼拜和教会活动与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第四,教牧和信徒在读经与解经中,存在着明显的“中国式”的理解与表达。第五,基督教文化也逐渐被中国社会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所包容与接纳。

另外,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魏悌香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赖品超等人分别从中国灵修化的新思维、中国基督教与家庭伦理和基督教宗教拯救论的中国化等角度谈到了各人对于“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解。廖晓琴介绍了四川泸州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云峰基于数据分析,谈到了中国基督教现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