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画家何协“说”画: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信仰性

来源:福音时报
2014-10-10 19:29:00
分享与播放

中世纪人的观念中,美的根源在上帝,画画除了用来表达荣耀上帝之外,人们不知道还可用它来做什么;绘画的内容也只有一个主题:信仰。——何协(职业画家)。

9月20日下午苏州狮山堂文化沙龙上,基督徒画家何协姊妹通过意大利中世纪末期绘画《犹大之吻》《圣母领报》等到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最后的晚餐》,再至印象派及现代绘画艺术中数十幅作品的解读、对比,使人们领悟到西方古典绘画艺术中的信仰性。

中世纪时艺术与信仰紧密联合 绘画是为荣耀上帝

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正在意大利开始萌芽,而意大利也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文艺复兴之前中世纪末期的主流绘画形式和内容,是在有了信仰下产生出的,一直坚持着一个理念:中世纪的艺术是为了见证彰显信仰、荣耀上帝的见证。

在简单介绍了时代背景之后,何协姊妹向大家展示了7幅意大利中世纪末期的绘画,包括杜奇欧(1255-1319年)的《宝座上的圣母子》、《基督钉刑图》,及乔托(1267-1337年)的《最后的审判》、《宝座上的圣母》、《犹大之吻》等。

何协姊妹解释道,中世纪时期这些绘画不会出现在贵族或贫民家庭的墙壁上,而是唯独出现在教堂内;这些绘画是直接画在教堂墙壁上;整幅画的形状也就是教堂内那一面墙的形状。在教堂墙壁上画画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教堂,在当时来说,让不识得人以此来认识圣经,绘画者如此做更是为了和提醒众人省察自己的罪。

在针对每一幅画做出解读之后,她又总结说,中世纪是一个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天上、心中只有上帝的纯真时代,这从教堂内的绘画即可看出。在中世纪人的观念里,美的根源在上帝,画画除了用来荣耀上帝之外,人们不知道还可以用它来做什么。中世纪的绘画里找不到与基督教信仰题材无关的世俗性绘画很少很少。

中西对比:西方古典绘画应用光与色 显示上帝之光之美

从中世纪末期到文艺复兴盛期,这一阶段的绘画主要在画人物如耶稣、马利亚及门徒们;进入文艺复兴后,除圣经题材之外普通人物的肖像画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出现。相对于中世纪时期的作品,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人体的描绘也越来越厚重和立体。圣经一章三节”神说,要有光”, 基督教中“光”是上帝的象征,致使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绘画处理时在绘画中强调了对光的应用。在绘画中强调对光的运用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明显的显现出。此外,上帝与挪亚立约以彩虹为凭记,注定基督教的世界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缤纷色彩的世界。“光与色成为西方美术发展的动力。”她总结说。

整个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初期,解剖学还没有出现,画家对人体的描绘仅限于观察与感觉。何协姊妹结合此事实告诉大家:在当时人的观念里,人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出的,是尊贵的描绘对象,也无人有权利破坏人的身体。

虽然在当时还没有人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肌肉与骨骼情况不甚了解,但画家却将身体的形态与精神画得非常精准。何协姊妹以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逐出乐园》(1426年)与《圣母领报》(1433年)为例向大家展示:《逐出乐园》画家将亚当夏娃的肉体画得健康饱满而结实;不单肉体画得精准,精神也准确的表达了出来:亚当与夏娃茫然无奈地蹒跚走着,伴随着一股从他们心里发出的痛苦与绝望。《圣母领报》亚当和夏娃犯罪被逐出伊甸园的场景,他们将被逐到一片不毛之地,相比之下,天使报喜发生在芬芳的花园,说明天使报喜这件事是亚当夏娃后代的获得救赎希的望。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与圣母领报两件事画在一起,说明上帝是要透过圣母生圣子这件事来解决亚当夏娃后代的罪恶问题。亚当夏娃之下,画了棕榈树,在当时认为棕榈树的枝子是在天国用来发给殉难者的。棕榈树是很刚硬的树,置于园子中央,还用来象征不准亚当夏娃触碰的禁令。园中的玫瑰象征马利亚的纯洁顺从。白鸽是圣灵的象征,中间廊柱上方,是圣父的画像,与圣母即将受孕的圣子,合而为“三位一体”的神的属性。马利亚双手交叉,表示谦卑顺服,她身上蓝色的袍子表示纯洁,天空的颜色,是约定俗成的圣母衣服的颜色。

与文艺复兴初期相对应的中国年代是明朝,何协姊妹将两者相对比解释道,欧洲的绘画注重对光与色的运用,使人可以看到受光面与被光面在人物身上的色彩变化。证明了欧洲的绘画一直走在一条信仰之下光与色交织的探索创造之路上。

再以著名的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为例,何协姊妹解释道,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凡圣父、圣子、圣母、使徒头上都会画上光环,以便和非信徒、平信徒有区别;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虽然没有在耶稣及十二门徒头上画光环,但他将耶稣的头放在中间窗户——光线最亮——的位置,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环环绕在耶稣的头后部;光由耶稣的位置出发,暗示耶稣说过的话:我是世界的光。 

中西对比:西方古典绘画为信仰、理想而创作

中国到了明朝末期才出现画家这一职业,在这之前,绘画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以怡情养性的方式来做的事;绘画主流则是大自然、天地、山川、河流,如有名的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何协姊妹认为,中国明末及之前的绘画,仅仅是文人士大夫显示身份与品位、闲暇时打发时间的附庸,精神疲惫时的避风港和疗养院。

而相对来看欧洲古典绘画,西方人内心生活则远不如中国人那样悠然自得。古典绘画内容有对信仰的表白、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社会平等人性尊严的捍卫等等。

她分别以不同主题的绘画展示出来。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出现之后,画家除了服务教会之外,多了服务对象——资产阶级,绘画内容也不再仅限于圣经人物、圣经故事。但绘画精神恰如西方人的思想: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将往何处去。

以《阿尔迪卡的牧羊人》一图为例,阿尔迪卡是古希腊一个小城邦中与世隔绝的山区,风光如同世外桃源一样美丽。这幅图画中四个青春年少身体强健的牧羊人正围绕在一块墓碑前,讨论着墓碑上的文字:“甚至在阿卡迪亚,我也同样存在”,这里的“我”指死神。这幅画的主题也就是刻墓碑上的这句话,而画家是在画一个发人深省的哲学命题。

西方古典绘画就是以这样感性的方式来表达着他们的思考。何协姊妹说道。

古典与现代对比:古典绘画描绘客观真实世界

1839年,第一台实用的照相机在法国出现,1841年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出现,这对写实绘画产生了冲击。如果说古典绘画会把物体画得真实逼真的写实手法,那么在十九世纪末开始的“印象派”,成为古典到现代绘画艺术的过渡期。印象派画家们不再关心画得是否逼真,而是抓住瞬间飞逝照相机无法替代的“肉眼迹象”。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此时候陆续出现。

她还对比地谈到,传统绘画以忠实的画出客观对象、表达一个中心主题为主要任务,而以印象派开始的现代绘画没有中心主题了,画家捕捉光与色在空气中的奇幻变化就达到了绘画的目的,开始于传统决裂了。之后诞生的后印象派,不画客观世界的真实,而是去画内心世界的真实,人们受到了启发,发现了世界上最深奥最神秘的东西原来就是自己的内心,从此之后,各种流派纷纷诞生。

印象派之前二千年的时间里,人类的绘画都是具象的,是与真实的世界有联系,人一眼就能辨认出画家画得是什么;而印象派之后,绘画和客观世界联系得少了,同内心世界联系得多了,画也变得越来越抽象了。

在何协姊妹看来,古典绘画让人一看就明白绘画的内容,而现代绘画往往让人难以辨别的原因是,现代艺术放弃了描绘客观真实,致力于表现人内心世界图景,而人的内心和情感又千差万别,难以捉摸,没有统一标准,所以现代人看不懂现代艺术。

印象派可谓是现代与古典绘画艺术的一个过渡期。乍看起来,西方的现代绘画艺术是由于照相术的发明而引发的一场革命,但何协姊妹认为,照相机的出现只是一个契机,人类的绘画变革是迟早会发生的事实。

“以神为中心、有信仰的时代,人人都懂得人的内心善恶并存,人根本无法解决人自身的问题,古典绘画的画家不会去向自己的内心寻找绘画的样式,只会去描绘客观真实的世界;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动摇了西方基督教信仰,人所思所想失去了以上帝为中心的统一答案 。人开始朝向自我内心寻求,绘画不再承载政治、宗教、道德的信息,这就是现代绘画与传统决裂的原因。”

实际上,古典艺术内容不仅仅有信仰性,其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政治、宗教、道德信息。与古典绘画艺术所承载的信息相比,现代绘画艺术是否因失去这些而带来诸多遗憾呢?并非如此。(请期下文)

何协(基督徒)是职业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上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