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汕头市基督教第十诗班访问了泉州惠安聚龙小镇教堂,这是继去年八月该市第十四诗班来访后,又一个到访的诗班。这座以圣经为灵感设计的宗教建筑,再次成为闽粤两地信仰交流的纽带。
当汕头市基督教第十诗班的歌声在惠安聚龙小镇教堂的穹顶下回荡,这座以诺亚方舟为原型的建筑再次成为闽粤信仰交融的见证。阶梯状岩石地基与船体造型的现代演绎,不仅隐喻着“救赎与庇护”的基督教精神,更通过《诗篇》“上行之诗”的意象,与诗班圣乐敬拜形成深刻的符号呼应——每一次音符的攀升,都仿佛在重走信仰的阶梯。
惠安聚龙小镇教堂的设计将圣经的古老叙事转化为空间语言:阶梯状地基象征信仰的攀登,船体造型则暗喻生命的方舟。这种设计不仅强化了空间的神圣性,更与诗班的敬拜活动形成双重呼应。
当诗班以赞美诗《神是你永远的光》的磅礴颂赞与闽南语诗歌《耶和华祝福满满》的婉转旋律交织时,声浪如涌动的活泉,在阶梯间回荡,仿佛在回应神的呼召。
汕头与泉州惠安同属闽南文化圈,共享“爱拼敢赢”的精神底色。两地诗班的互访,既延续了19世纪潮汕——闽南基督教传播的古老路径,又创新了数字时代的“云诗班”协作模式。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形成了独特的信仰共同体:线下相聚时,千人教堂的光影设计为圣乐排练营造出神圣氛围;线上协作时,数字技术跨越地理界限,让“邻里如亲”的基督教文化在虚拟空间延续,是闽粤信仰在诺亚方舟上的诗班对话。
作为国内特色小镇的典范,聚龙小镇教会将“邻里如亲”的基督教文化融入日常实践。教堂不仅是敬拜场所,更是社区凝聚的象征。诗班活动在此展开时,信徒们既能感受到建筑空间带来的庄严感,又能体验到小镇人文环境中的温暖。这种实践,让基督教精神从圣殿走向生活,从仪式走向日常。
当汕头第十诗班的歌声渐渐平息,惠安聚龙小镇教堂的诺亚方舟依然静静停泊。它不仅是闽粤信仰交流的纽带,更是传统与现代、神圣与日常交织的见证——在阶梯与音符的共振中,信仰的方舟永远航行。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福州一教会信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