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诗班一直是代表会众向上帝献上赞美的团体,按理说应当由唱诗歌较好的弟兄姊妹组成,一同以赞美敬拜神。然而,受现实条件限制,并非所有诗班成员都能将诗歌唱得很好。尤其在许多基层教会中,真正能唱得好的人实在不多。一方面,教会普遍面临人手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有些人确实在歌唱上难以取得明显进步。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这些唱得不太好的成员呢?
虽然参与诗班的弟兄姊妹理应力求唱好诗歌,但基于现实状况,有时只能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提升,不可急于求成。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唱歌技巧虽然重要,但属灵生命更重要
对于参与诗班侍奉的弟兄姊妹,确实需要重视唱诗技巧,但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唱诗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属灵生命。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教会为了提升诗班的演唱水平,投入较多资金聘请社会上的声乐老师前来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技巧上虽有明显进步,但有些人的属灵生命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个别成员因着一点进步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受过专业训练就高人一等。这样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唱诗的本质是心灵对上帝的敬拜与倾诉,若脱离了属灵生命的根基,再娴熟的技巧也不过是空洞的声音。正如圣经所言:“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林前13:1)这里的“爱”,正是属灵生命的核心体现。
如果我们只追求声音的完美,却忽略内心对上帝的敬畏、对弟兄姊妹的包容与谦卑,这样的唱诗侍奉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唱诗应当是生命的流露,是带着感恩与顺服,用心灵和诚实向神献上颂赞。因此,在提升唱诗技巧的同时,更要注重栽培属灵生命,通过读经、祷告、团契等方式,让生命在神的话语中不断成长。这样,我们的歌声才能充满属天的馨香与力量,真正触动人心,带领会众一同进入敬拜中。
二、个人能力很重要,但团体搭配更重要
参与诗班侍奉,每个人的声音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整体的和谐与合一。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练习的原因——不仅练诗歌,更要练彼此声音的配合。只有当大家的声音和谐一致,诗班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在诗班中,每位成员可能有不同的音色与技巧:有人音域宽广,有人音色清亮,有人节奏感好。但如果各自为政,就像不同乐器杂乱演奏,无法形成和谐的乐章。诗班需要通过反复合练,让高、中、低音声部彼此呼应,强弱节奏互相配合,情感表达达成一致。当诗班成员放下个人表现欲,以整体和谐为目标,愿意为团体调整自己的音量、音色甚至呼吸,这样的团契才能唱出合一的颂赞。这种合一不仅是声音的协调,更是心灵的相通——彼此体谅、彼此扶持,在练习中学会倾听,在侍奉中顾念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让会众在和谐的歌声中感受到教会的团契与上帝的同在。
三、要有侍奉的热情
唱得好不好是恩赐和能力的问题,但在参与侍奉之前,首先要端正的是态度。
不少诗班存在一种现象:总有人迟到或早退。如果规定七点集合,就有人晚十几分钟才到;若改到七点半集合,还是有人迟到。其实,他们缺的不是那十几分钟,而是没有把侍奉的时间优先安排。他们没有将侍奉看作重要的事,总是把自己的事排在前面,侍奉反而被挤到后面,因此才会一再迟到。
侍奉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最基本的就是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参加练习和侍奉,这是对侍奉最起码的尊重。
四、要体会诗歌中的美好
不论我们唱得如何,每当拿到要献唱的诗歌,总应先体会歌词中的美意,让自己的生命与歌词共鸣。那些历经时间沉淀的经典诗歌,其歌词往往融入了作者生命的感悟和特殊的属灵经历。在不同背景和境遇中写下的诗歌,能帮助我们更深体会神的爱与恩典,使我们更理解诗歌的内涵。
我们可以在日常灵修中将诗歌的歌词作为祷告词来默想,让每一句歌词进入心灵深处,与个人的信仰经历相互印证。当我们真正用心感受歌词背后的故事与情感,无论是感恩的欢唱,还是软弱的呼求,都能在其中找到与神连接的契机。这样,献诗就不再是机械的发声,而是将内心对诗歌的真实体会传递出去,让听众也能透过歌声感受信仰的力量与温暖,使诗歌成为心灵之间的桥梁,带领大家一同沉浸于上帝的恩典中。
五、要将人领到主面前,而非成为个人炫技的舞台
对很多唱得较好的弟兄姊妹来说,诗班侍奉中一个很大的试探是追求个人的名誉。有人无形中将讲台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或炫耀高音,或突出技巧,或刻意追求个人的光环,却忽略了诗歌本身作为信仰载体的意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演,不仅使听众的注意力从敬拜神转向人的能力,更可能偏离唱诗的初心——带领众人来到神面前,用心灵和诚实献上赞美。
真正的唱诗应当像一盏灯,灯光本身不是焦点,而是要照亮光源——让听众越过歌声,看见那位配得一切荣耀的主。因此,在预备献诗时,要常常省察自己的动机,放下对个人表现的执着,专注于如何藉歌声传递诗歌中的真理,使每个音符都成为引人归向神的阶梯,让听众在歌声中感受的不是演唱者的才华,而是上帝的伟大与慈爱,从而被带到主面前,得着心灵的喂养与安慰。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唱得不好的成员找借口,而是强调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更好地处理诗班中的各项事务。这样,既能提升诗班的整体水平,又能留住更多弟兄姊妹,对教会的建造是大有益处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