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都经历了特大暴雨,甚至造成人员死亡的惨剧。面对这样的局面,教会以及弟兄姐妹务必做好暴雨的防范工作。
前段时间,我们这里因为台风的缘故,经常发生强对流天气,出现了特大暴雨。有位团契负责人根据收到的通知,就在群里跟大家说由于天气的原因,今晚的团契取消,以保障肢体的安全。可这却遭到极个别信徒的质疑,认为聚会是必须的,不能因为暴雨就暂停。
其实这个问题在教会内始终存在争议,在遭遇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时,教会是否暂停活动,总会引发争论。只是我们需要明白,基督信仰最大的诫命乃是爱。教堂暂停聚会的核心在于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大暴雨往往伴随着诸多安全隐患,可能引发城市内涝、道路积水、电流泄露等等意外情况。有些郊区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给出行带来极大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在恶劣天气中往返教会的过程都可能面临意外。
比如有位姐妹就曾见证,有次她参加团契后回家时在开车途中遭遇暴雨。而她行驶的路段是一处低洼地,结果车子被水淹没,动弹不得。幸好那时暴雨已经减弱,加上所在城市泄洪系统还不错,才让她捡回了一条命。她在感恩上主的同时,也觉得在极端天气时,还是暂停聚会比较好。
教会作为爱的群体,首要责任之一便是守护弟兄姐妹的生命安全,避免因坚持活动而让大家暴露在危险环境中,这与耶稣基督教导的爱人如己的精神是一致的。
同时,面对极端天气,相关部门通常会发布预警信息,倡导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共同应对灾害。教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遵守公共安全指引、配合应急响应,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暂停聚集活动,并不意味着信仰的中断,信众可以通过个人祷告、线上灵修以及交通分享等方式进行信仰生活,待安全隐患消除后再恢复线下聚会,这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很多弟兄姐妹经历了特殊的三年新冠疫情时期,也学会了如何在家灵修、祷告、交通了。
因此在强暴雨等极端天气下,教会根据实际情况暂停活动,本质上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对信徒的关爱,以及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尊重,这是符合信仰精神的。
而对于弟兄姐妹来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要时刻留意天气预报,听从相关部门的通知。当看到大暴雨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当减少非必要的外出,以免让自己陷入险境,遭遇不测。比如有位弟兄就作见证,他本来要去银行办点事,可接到暴雨通知后打消了计划。结果他要去的那一带发生了严重积水。他心有余悸地表示,幸好没有前往。
教会也可以在夏天来临时,在礼拜结束后提醒弟兄姐妹做好防范大暴雨的通知。并通过各种平台发布相关应对的措施。这样能让弟兄姐妹有备无患,避免遭到暴雨带来的伤害。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