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姐妹是某教会中老年团契的同工,十几年如一日在教会里殷勤侍奉。而她脸上总是挂在笑容,拥有喜乐的心。只是有些人不知道,她的独生儿子在初中时因为意外身亡,让她陷入到极大痛苦中。
后来W姐妹在主内弟兄姐妹的悉心关爱下,逐渐走出了阴霾,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这见证说明教会关爱失独家庭的重要性。
失独家庭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特殊群体,一些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再加上他们年纪太大无法再生育,导致两人在痛苦与缺乏依靠中度日。根据统计,在2015年中国的失独家庭已经达到了160万之多。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
失独的父母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再加上晚年没有子女的陪伴和照顾,其生活质量往往是令人堪忧的。而基督徒最大的诫命就是爱,尤其是关爱那些软弱的群体。在教会内也存在一些失独的家庭,这是我们需要加倍呵护的。
使徒保罗指出“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恸的人要同哭。”弟兄姐妹如果条件允许,是需要以实际行动去关怀失独家庭的。我们可以经常去探访他们,倾听其内心的倾诉。并多花时间陪伴他们,排解其生活的孤独。而当他们有需要时,也要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给予其帮助。
更重要的是,基督徒的关怀应指向“重建关系”的可能。失独家庭往往因失去孩子而陷入社交的封闭,教会作为信仰团契,可以成为一个接纳的港湾,多鼓励他们参加教会活动。在他们能在弟兄姐妹的爱中重拾对人生的期望,在爱的联结中找到心灵的寄托,明白虽然遭遇巨大苦难,可上主依然在为他们预备新的恩典与祝福。
比如某青年团契的同工就曾去关爱一对失独的老夫妻,经常与他们谈论各种信仰、生活的话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的困难,这让老夫妻感到十分感动。他们虽然失去了孩子,可却有好几位年轻人在照顾、关爱他们。这让他们的晚年感到十分充实,重新找回了人生的价值。
当然,关怀失独家庭需要懂得分寸,尤其是注意自己的言语。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弟兄姐妹应避免用些属灵的空话去交流,而是先学会谦卑地融入他们的处境,用真诚的行动代替说教,让他们获得真正的情绪价值。
关注失独家庭,是基督徒践行信仰的具体体现。当我们用上主赋予的爱去温暖那些在寒冬中的心灵,让每一个受伤的灵魂都能在爱中找到走出阴霾的力量。众人以为美的事,都要尽力去做。
当然如果教会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相关的事工小组,专门负责关爱这些失独家庭。而同工也需要经过培训,掌握相关的技能,才能更好地胜任这项事工,给那些破碎的心灵带来爱和医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