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散文:那些“复活”的生命见证

作者: 帅活石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7 15:22:11
分享与播放

复活,这个古老的话题并不古朽,总能在不同时代彰显独特的属灵新气息。

飞跃 “复活”:病床上的文学战歌

刘红勃,陕西西安人。他的肉体生命遭遇极大患难 —— 强直性脊柱炎,只能坐在轮椅上。他的生命犹如陷入死荫之幽谷,只能在暗夜里哀哭叹息。

然而有一天,一道光照进他的心田:一个有爱有信的团契来到家中,给他讲述爱的故事,并在行动中践行爱的真谛。
        因为光来了,黑暗便驱散了;
        因为爱来了,眼泪便止住了。

这爱的力量在他生命里生根、发芽、生长、发酵。在不懈的思考与追求中,他用仅有的两根手指写下《灵魂的心声》。如今,来到他床前的人,不再以可怜、同情的姿态施舍,而是以学生的口吻请教 —— 他能用历经患难的语言给予安慰、鼓舞与启迪。

红勃弟兄书中有句话让我深受感动:“有些事,比如生死之间、苦难奥秘等,有的人可能需要用一生甚至直到死亡才能领悟。而我因着疾病、悟性与天启,将人生浓缩,跨越时空与年龄,让生命之道的奥秘深深镌刻在心中。”

这句话不仅写尽他的苦难,更揭示重要的生命奥秘:有人在苦难中沉沦,在哀叹中定格人生;有人在苦难中觉醒、崛起,将眼泪化为珍珠,将哀叹变为赞美,以自身启迪他人,成为上帝手中的五饼二鱼,祝福众人。

红勃弟兄的肉体生命仍在轮椅上,灵性生命却如插上翅膀,飞翔在自由开阔的蓝天,恩佑于上帝的怀抱中。从过去到现在,他的生命岂不是一次真正的 “复活”?这 “复活” 的见证真实活化在眼前,让我们看见复活真理的信心之确据。

我称之为:“病床上的文学战歌”。

一见钟情:从小流氓到服侍者

在边远山区一间小教会里,低矮的房屋、简陋的设备,为数不多的信众大多是年老体弱者。

一个午后,阳光微弱,春风轻拂。

传道人金尘土端来一盆热水,对面坐着一位下肢溃烂、散发恶臭的麻风病人。金传道脸上没有一丝厌恶,始终面带微笑,声音柔和,动作轻柔地为老人洗脚、上药。

这一幕被一个男青年全程见证:他穿着奇特,染着黄发,平日浪荡不羁。此刻,他脸上没有了轻浮,被 “洗脚” 之事深深震撼,驻足沉思许久。

这个村里的 “小流氓”,此后数年默默跟随金传道服侍年老体弱之人。他话语不多,一句淡淡的 “嗯”,便是一生的郑重承诺。

从小流氓到服侍者,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在他生命中奇妙转换。当今社会,诸多学者专家写书、开讲座教导失足青年改邪归正,效果甚微。金传道未说一句教导的话,却以全神贯注的服侍流露的真爱与关怀,让青年浪子回头。

爱的管道在金传道与麻风老人之间流淌,又流入青年生命,如天降恩典,成为他一生的滋养。青年在默然中完成生命悔改,服侍时也默默无闻。有人曾说,这青年几乎不说话,只是默默做事,用双手施予、服侍。这赠予玫瑰的双手,必定留有余香。

从小流氓到服侍者,这难道不是一次生命的 “复活”?我称之为:一见钟情、一眼定情,一眼回眸便成恒久皈依。

死亡之后是复活:拉撒路的启示在今天

古老的智慧书中,除了主自己,最震撼的复活见证当属拉撒路。

拉撒路是马大和马丽亚的弟弟。大姐马大服侍殷勤,二姐马丽亚因安静听道受主称赞,而拉撒路在家中默默无闻,似乎未做惊天动地之事。经历死亡与复活后,他依然默然,只是静静坐在主身旁陪伴。

复活前后的拉撒路必有截然不同的生命表现,智慧书虽未详述,却留给我们无尽遐想。现实中,“濒死体验” 印证着死亡与重生的奥秘。媒体人亓昕曾分享:濒死后的生命更加爱惜生命、珍惜时间、渴求知识,更清楚自己的位置与方向。濒死如同对生命密码的重组排序,摒弃浮华烦躁,让灵魂清明高远,既是对生命劣根性的大扫除,也让人清晰认知自我。

我想,拉撒路复活后最大的改变,是成为生命的见证 —— 从前他是主的朋友,复活后他的生命与主紧紧相连,人们从他身上看见天上的权能与力量。从朋友到见证人,拉撒路从家中最小的弟兄,变成传道队伍里最有力量的见证者。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岂不是又一个生命 “复活” 的见证?

我称之为:“老我在坟墓中死亡,新人在复活中崛起。”

生活的苦难、特殊的生命经历、濒死的体验,皆蕴含奇妙的教育真理。正如一位民间哲学家所言:“我毕业于苦难大学、社会大学、生活大学。”

复活从何而来?必定从疼痛、患难与死亡中来 ——
        只有先经历疼痛,才有治愈后的新生;
        只有先经受患难,才能获得如膏油般安慰的言语;
        唯有先经历死亡,才会有复活的欢呼,在清晨唤醒死荫中的灵魂。

不要在阴森的坟墓里哀哭流泪、寻找复活的人,因为空坟墓里没有生命。唯有在黑色星期五后的第三天 —— 七日的第一日,才会响起赞美:复活快乐!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