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复活在日常,不只是复活节这一天!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23 08:30:02
分享与播放
复活节

复活节刚刚过去,教会里依旧回荡着那熟悉的宣告:“祂真的复活了!”我们与历世历代的圣徒一同同声欢呼,纪念那奇妙的历史时刻:两千年前,一位犹太人死了三天之后,走出了坟墓,生命战胜了死亡。这一宣告每年都在信奉圣经的教会中响起,然而我常常在想,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这句话对我们个人意味着什么?“耶稣复活”不仅是一句神学口号或节日仪式,它所带来的,是对我们生命全然不同的定义。

复活不是过去的事件,是现在的身份

耶稣的复活并不是一个仅仅属于历史的事件,它带来的不仅是未来的盼望,更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生命状态。正如保罗在《罗马书》6章5节所说:“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这意味着,基督徒因信耶稣,已经在灵里与祂一同复活,开始活出一种新的生命。

这是一种“已然”和“未然”的张力。神学家赫尔曼·里德博斯(Herman Ridderbos)将保罗的神学称为“启动的末世论”:那原本被以色列人视为一日发生的“主的日子”,在基督里被“分为两段”——祂第一次来,带来了新造的起始;祂第二次来,将带来完全的更新。

对于信徒来说,“主的日子”之审判已在耶稣身上成就,神的愤怒已倾倒在祂身上,我们因信得以称义。我们已在属灵里复活,已经从死亡的辖制中被释放。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仍在等待第二次复活——那真实、荣耀的身体复活,在新天新地中与主永远同在。

复活不是附属品,而是核心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中,对“复活”所作的辩护可谓最有力也最深刻。他斥责哥林多教会中对死人复活持怀疑态度的人:“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林前1516-17)

在这里,保罗不是仅仅说“复活很重要”,而是说:若没有复活,我们的信仰根本就站不住脚。一切都因复活而站立,一切也可以因否认复活而崩塌。若耶稣没有复活,那么祂就是一个失败的教师,我们的信心就是自欺;但如果祂真的复活了(而祂确实复活了),那么我们就确信,我们的未来不再是坟墓,而是荣耀的复活。

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教义,而是一种生命的应许——主怎样复活,我们也必照样复活。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身体或许会衰败、生病、死亡,但终有一天,将如基督一样穿上荣耀、不朽的身体,再也不经历腐坏和痛苦。

复活的信仰,落在日常

那么,这样的真理,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要等到未来有一天,主再来的时候,我们才去思想这些事?其实不然,复活的真实,必须渗透我们每天的生活。

在《以弗所书》2章6节中,保罗写道:“祂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这是现在完成时,是我们已然拥有的身份。我们不是在地上苟且偷生,等着有一天才“上天堂”。我们现在就已经与主一同坐在天上,在属灵的实况里,我们已属于天国,属于新造。

这意味着,我们每天的生活、选择、言语、态度,都应当反映我们是一个“复活的人”。我们不是活在恐惧、沮丧、自我中心的老我中,而是凭着耶稣复活的大能活出新的样式。这种复活不是表现在特别属灵的时刻,而是体现在每天早晨的选择、对家人的耐心、对工作的忠心、在软弱中的盼望中。

很多人误以为基督徒的最终盼望是“灵魂上天堂”,而圣经却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也将复活。正如《使徒信经》中所说:“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身体复活,和永生。”

“身体复活”指的不是指耶稣的复活,而是我们——一切在基督里的人——的身体将从坟墓中被唤醒,与灵魂重新结合,不再有死亡、不再有病痛、不再有悲伤。这并不是幻想,而是因为耶稣的身体真的复活了,祂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祂的复活成了我们的凭据。

电影《篮坛怪杰》中有个令人难忘的场景,这部影片讲述了印第安纳州一个小镇高中篮球队意外赢得州冠军的故事。镇民们对新任教练戴尔并不友善。更糟的是,球队昔日的明星球员吉米决定不参加高年级赛季的比赛。这些因素在这个篮球小镇形成了完美风暴,最终导致了一场临时召开的镇民大会,投票决定是否解雇戴尔教练。投票结果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然而就在宣布结果前几分钟,吉米突然现身宣布重返球队的决定,引发全场欢呼雷动。令所有人——包括戴尔在内——都意想不到的是,他提出了一个扭转乾坤的条件,确保了教练的留任:“我打球,教练留下。他走,我也走。”这句话扭转了全局。而耶稣也早已对我们说过类似的话:“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3)祂去了哪里?祂升上高天,为我们预备地方。我们是属祂的,因此我们也必在祂那里。

在悲伤和软弱中记住复活的真理

许多基督徒会在至亲离世时经历一种信仰的动摇:真的还有盼望吗?真的有永恒吗?如果我们只在复活节谈论复活,那么它很难在悲伤的日子里支撑我们。然而如果复活的信仰早已深入我们日常的生命,那么当面对死亡的阴影时,我们就不会绝望。

因为我们知道:死不是终点,而是过渡;坟墓不是终局,而是中转。我们的身体在那里等候主的召唤,在荣耀中重新被唤醒。那时我们将“听见那位复活者的声音,出来,进入生命的复活”(参考约5:28-29)。

复活节虽然已过,但真正的复活才刚开始。不是一场礼拜的结束,而是一个生命的更新。每一天都是复活节的延续。我们已经拥有复活的生命——在基督里已经拥有新的生命,拥有属天的身份,也拥有不朽的盼望。我们能够在日常中活出这份真实——在职场中、家庭中、困苦中、服侍中,因主复活而刚强,因主再来而有盼望。

愿有一天,当我们安息在主怀中,也有人为我们宣告:“他们复活了,真的复活了。”那时,我们将与主永远同在,荣耀归于祂,直到永永远远。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