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出口服事的讲道人,想做一位忠心、良善、有见识的神的仆人,要成为祝福听道人的管道,当怎样认识神、讲道人、听道人之间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探索,切切祷告求神赐下恩膏。
一、神是宣讲真理的源头与聚集我们的发起者
神是始也是终,是讲道的初始动力与终极目的。《圣经》启示中,神主动借先知、使徒向人说话(提后3:16),今日则通过圣灵的感动,使讲道人成为“道成言语”的管道。释经讲道中,神借文字显明主的临在——如同摩西见荆棘被火烧却未焚毁(出3:2),上帝借讲道人打破人与神圣话语的隔阂,使听道者直面“活神”的自我宣告。
二、讲道人:圣灵的器皿,成为听道人与神相遇的“桥梁”
讲道人本质上是被圣灵充满的器皿,其角色包括:
1.忠实经文原意的守护者:既要运用讲道人的理性,需忠实于原文语境、历史背景与神学脉络,拒绝“按需取义”的私意诠释(彼后1:20-21)。
2.倚靠圣灵释经的感应者:讲道人需恒切祷告,倚靠圣灵的带领,在解经框架中,使个人经验、文化语境与圣灵感动交织、融合,流向主内合一。例如:面对“爱仇敌”的经文(太5:44),既需还原耶稣时代的罗马暴政背景,要求信徒超越人性本能,不要有报复的心,以非暴力回应暴力,也可理解为以德报怨。我们还需默想圣灵如何借该文本,触动听者对自己职场人际冲突的反思。
3.与神相遇的桥梁:讲道人在教会传讲神的话语,就是神透过讲道人,帮助听道人来遇见神,因为神的帐幕在人间,祂与我们同在(启21:3)。传道人要做合神心意的器皿,需要特别警醒,其本质当以敬虔的生命来服事。例如:有个别听道人与某讲道人产生过冲突,这位讲道人的证道内容,在讲道时不仅含蓄地点了他的名,还带有裹挟私人恩怨报复的内容,此听道人从此远离神,不再来教会。若是发生这样的事故,这位讲道人就不能做讲道服侍,反而成了阻挡听道人遇见神的绊脚石。
三、听道者:以心灵诚实的回应者和与神相遇的参与者
听道者绝非被动听众,而是主动参与神圣对话的“活祭”(罗12:1)。这种互动体现为:
1.以信听道:需以信心破除理性傲慢,如百夫长求耶稣“只说一句话”(太8:8),承认自身理解力的有限,全然交托于圣灵的开导。
2.知行合一:讲道不是知识消费,而是生命实践的邀约。例如:听闻“不可论断人”(太7:1)后,需在本周主动为曾论断自己的同事代祷,转化为具体悔改行动。
四、以圣灵为轴心的循环,神圣三角关系的动态平衡
- 神启示讲道人:圣灵借预备讲章时的灵感、讲道时的临场感动,赋予文字以“血肉”(来4:12)。
- 讲道人传讲给听道者:以圣灵带领,解开经文的亮光,真实传递生命真理,避免沦为“经文的复读机”,成为“圣灵的共鸣者”,使耶稣道成肉身在我们里面的生命动工。
- 听道者回应神*:借祷告回应、生命悔改、传福音的行动,将神圣相遇的余震回馈于神国建造(雅2:17)。
五、解除讲道实践中的危机
1. 危机一:讲道人僭越神的主权
- 表现:将个人文化背景和观点灵意解经,还包装为“神的晓谕”,这是极大危机,会偏离神的旨意和扭曲真理,误导听道者。
- 解除:需以“传道者”而非“布道家”自居,承认“我们不过像未熟的果子”(伯15:32),始终谦卑归荣耀于神。
2. 危机二:听道者将讲道当作道德或心灵鸡汤,当作宗教消费或娱乐
- 表现:将讲道视为“道德或心灵鸡汤”或“宗教消费或娱乐”,要么追求道德修行或心灵慰藉,要么去到宗教场所为了愉悦身心。
- 解除:可效法保罗在以弗所的“掰饼见证”(徒20:7-12),引导信徒以“认罪-分享-代祷”的三重回应,将与三位一体的神美好相遇,转化为可触摸的属灵现实,引导信徒明白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遇见复活的主耶稣。在个人层面,追求生命成长,有基督的身量;在关系中,一心追求和睦,有基督里互为肢体的关系,有荣耀神的集体见证。
小结
讲道是“神人对话”的人生现场直播。在这个神圣三角关系中,每一次忠于《圣经》的讲道,都是对“神爱世人”的再次宣告;每一颗因道而悔改的心,都是对“耶稣道成肉身”的终极回应。如此,讲道,便真正成为“神借着讲道人向听道人说话,人人以活出来生命向神献祭的神圣事件”。
由此,我们的心必须安静,倚靠圣灵预备讲章内容,放下自我为中心的私意解经,而是满含敬畏、谦卑俯伏在神面前,聆听神的旨意,按照《圣经》里神话语的规模,按照正意分解真理,把以基督为中心的福音信息倾倒出去,呈现耶稣基督就在我们听道人中间的生命榜样。证道过程中,有圣灵活泼地带领。在教会聚集的时候,我们当足够认识神、讲道人与听道人神圣的三角互动关系,是神通过传道人向听道人讲述生命真理,共同践行生命之道。无论环境如何,饱含永生的盼望,是预尝天家的甘甜。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