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是打开心门的钥匙
耶稣曾用一句话点明传福音的智慧:“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教会就像这盏灯,若要照亮他人,先要让人愿意靠近我们。
想象一个寒冷的人,若你远远地对他讲“火炉有多温暖”,不如先递给他一件外套。耶稣正是这样做的,祂没有站在高处教训撒玛利亚妇人,而是走近她向她讨水喝。这个简单的举动,打破了隔阂,让妇人主动询问真理。今天教会接待新朋友也是如此,一杯热茶、一次真诚的问候、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这些爱的行动不是“讨好”,而是效法基督“道成肉身”的智慧。正如圣经提醒:“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
二、爱不是妥协,而是播种的前奏
有人担心:“太强调爱心接待,会不会让人只追求关怀却忽略真理?”这个问题耶稣早已回答。当年祂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次日却直言:“你们找我,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这件事告诉我们用爱吸引人没有错,但要及时引导人看见更高的追求。
就像农夫种田,必须先松土才能撒种。当耶稣医治瘫子时,先治好他的身体,再说“你的罪赦了”。初代教会的榜样更值得学习,他们“凡物公用,天天同心祷告”,这种爱的团契吸引众人,但使徒们始终“放胆讲论神的道”。可见,爱心与真理如同人的左右脚,爱吸引人停下脚步,真理带人走上正路。
三、真正的爱必指向真理
圣经中有一个震撼的故事,耶稣为救一个被鬼附的人,竟让两千头猪冲进海里。当地人因经济损失而赶走耶稣,却不知一个灵魂的价值远超世间的财物。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若教会因担心“付出太多”而不敢爱人,就是中了世俗的算计。
但爱不等于无原则的迁就。保罗在雅典传道时,先肯定当地人“敬虔的心”,再从他们熟悉的祭坛谈起,最终指向基督复活的核心真理。这教导我们,用爱心接纳人,不等于放弃真理,而是要用智慧找到切入点。就像父母给孩子喂药,会把苦药裹上糖衣——糖衣不是欺骗,而是让孩子愿意张口。
四、教会存在的终极使命
耶稣留给教会的大使命是:“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要完成这个使命,需要明白两个真理:
1. 没有人会听陌生人的教导,就像你不会让路边陌生人教你理财,人必须先经历教会的爱,才会相信教会传讲的真理。
2. 没有土壤的种子不会发芽。耶稣用比喻说过,人心像不同的土地。爱的关怀就是在预备“好土”,让神的道能扎根生长。
有人问:“把教会布置得温馨、准备茶点、关心新朋友的生活需要,是不是‘用属世的方法吸引人’?”请记得:当年耶稣在婚宴上变水为酒,正是用实际的关怀让人看见神的恩典。关键不在于方法,而在于动机。我们做这一切不是为了炫耀爱心,而是为了给人机会认识基督。
结语:爱是永不止息的桥梁
圣经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教会的使命就像建造一座桥,爱是桥墩,扎实地立在人间疾苦中,托起需要帮助的人。真理是桥面,稳稳地通向永恒的生命。而基督是建造者,祂亲自示范了如何“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
当我们效法基督去爱时,不必担心“爱得太过”,因为十字架本就是最极致的爱,神甚至舍得让独生子为罪人死。愿我们的教会既有母亲般的怀抱,也有父亲般的指引,让每个进来的人既感受“神爱世人”的温暖,也能明白“信子得永生”的真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