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教会复兴,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弟兄姐妹渴慕真道。确实正如初期教会所见证的:当神的道兴旺时,得救的人数就天天加增。但复兴不仅只有信徒属灵的追求,也要有对教会健康的管理。否则,人数增长可能会带来混乱。这就像初期教会人数增多时,需要设立执事管理事务,以使神的仆人能专心祈祷传道。
然而,现在仍有很多教会在管理方面需要不断提升。有人认为过分强调人的管理会妨碍神的带领,这种观念导致教会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漏洞,有的教会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
最近,某间乡镇教会因为诗班事工而陷入困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位教诗员身上。这位负责教诗的姊妹在该教会已侍奉多年,随着老一辈教诗员陆续退出,她独自承担教诗工作已十几年了。在这期间虽然也有其他同工可以参与教诗服侍,但由于她的反对,使得这件事一直不得推进。
最近,教会几位主要同工想要培养新的教诗员,就选了三位比较有恩赐而且在诗班侍奉了十年左右的同工参与教诗。可这位姊妹强烈反对,甚至威胁说:“如果他们上台教诗,我就退出侍奉。”后来,管理组成员继续开会讨论时,除她之外的六位同工都达成共识,认为应当培养更多教诗员。可该姊妹为了保住自己“唯一教诗员”的地位(该教会诗班没有设立诗班班长,只有该姊妹这一位教诗员,所以她就等同于诗班长,行使的权力与诗班长无异),开始采取各种对抗手段:先是带领部分诗班成员罢工抗议;又在主日崇拜前突然请假,让其他同工措手不及,只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台教诗;还在背后诋毁新教诗员的能力。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会的正常秩序。负责人为此忧心忡忡,生怕引起更多的矛盾和冲突,连续多日失眠,面容憔悴。
事实上,这间教会的管理确实存在明显的问题。长期以来,教会负责人对诗班疏于管理,完全由这位姊妹一人负责,导致这位姊妹“一人独大”。没有这位姊妹的同意,诗班成员甚至不会听从负责人的安排。部分诗班成员竟跟随这位教诗员闹事,以集体罢工的方式施压,反对培养新的教诗员。
按理说,教会应当积极培养更多服侍人员,现在却陷入无谓的内耗。目前诗班近半数成员都站在老教诗员一边,纷纷维护她,他们的属灵光景实在令人忧心。作为教会同工,不为教会整体事工考虑,如今却为维护个人利益而损害教会合一,这样的态度实在需要反省。
教会负责人面对这样的局面,显得束手无策,很懊悔地说:“当初确实给了她太多的权力,致使她无法无天,独断专行,甚至以此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我真的没有想到啊!如果再不管制,恐怕局面会完全失控。”
教会事工向来都不是依靠个人,而是需要全体同工同心搭配。任何一位同工,无论服侍多么热心,都不能被赋予过大的权力。因为权力过于集中,很容易让人落入试探中。
“一人独大”很容易在教会圣工开展中导致两个极端:当手握权力的人认同某项事工时,事工开展就会比较顺利;但那人若持反对态度,即使是合宜的事工也难以开展。久而久之,教会的管理机制就会形同虚设,从而影响教会圣工的开展。
因此,健康的教会治理应当避免“一言堂”,是要鼓励众同工多多献计献策,在彼此配搭中共同推进圣工发展。这不仅会提高大家服侍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会的复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