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里的法利赛人与恶棍神学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21 11:20:59
分享与播放
哪吒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以百亿票房的奇迹,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并逐一打破中国电影史上的诸多记录。

《哪吒2》接续前作,讲述了天劫过后的哪吒与敖丙二人为重塑肉身,跟随太乙仙人前往玉虚宫参加升仙考核以获得改变的机会。在经历了一番刀山火海般的考核后,他们发现所谓的“仙界”,不过是个剥削与压迫的“霸权”阶层。于是,哪吒与众非仙者一起,决定挑战这个虚伪的仙界体制。

片中的哪吒是一个从出生起便附有原罪的“魔童”,注定要成为仙界的公敌。仙、妖、人、魔,各种等级森严的分类让他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这让他决定成为一个反抗者,反抗父权、反抗集体,最终他毅然决然与“仙界”的上层阶级展开较量。

正如导演饺子所言:哪吒永远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一个力量的代表,他永远不会妥协。之所以这个故事能流传,千年不衰,正是因为大家就喜欢他这种精神。而这次续作不仅延续了前作中的“反抗”精神,更以更加广阔的叙事视野、更为深刻的时代象征和更具层次感的角色塑造,将哪吒这一充满反叛精神的符号从个人命运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转而成为一代年轻人对压迫与虚伪秩序的群体反思与挑战。所以我们看到,电影不仅塑造了哪吒这位反抗者形象,还描绘了众多不甘命运摆布的普通反抗者,并在与以无量仙尊为首的仙界进行的反抗之战中,他们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助力世界回归正轨。电影通过这样的反抗,激发了观众的共鸣,给陷在现实泥潭中的人们带来一丝曙光与激励。

面对不公的残酷现实和道貌岸然的虚伪群体,哪吒勇敢地宣称:“自诩为照世明灯,实际上却行恃强凌弱、祸乱人间之事,你们才是真正的邪魔妖道。”同时,他对权力秩序的嘲弄:“玉虚宫的虚,是虚伪的虚。”不禁让人联想到降世为人的主曾经发出的类似斥责:“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太23:13)“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太23:28) 

电影中无量仙翁等权势对底层的压制,也让人想到,当年被罗马帝国和宗教领袖等权力层压迫的以色列百姓,他们同样渴望反抗。当人们期待耶稣能够带领千军万马,掀起革命的浪潮时,他并没有振臂高呼,号召人们闹革命,而是选择俯身成为谦卑的仆人。流他人的血无法为人类带来真正的改变,而流自己的血,却能换来生命的救赎。“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魔丸转世的“原罪”一词,暗示了源自信仰教义中的“原罪”概念。亚当与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食伊甸园的禁果,违背了神的旨意,犯下了罪,导致整个人类的堕落。影片的亮点在于,它承认了罪的存在,只是对于如何胜过罪,却被“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我中心主义冲乱了。面对心中的天、心中的绝对权威充满不公时,哪吒说出了全片最“燃”的台词:“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这让许多观众觉得被爽到了。然而这样的口号,能为没有自由的生命带来突破吗?片中,无量仙翁的“义”,正是“法利赛人的义”的缩影,他们注重被人看见的宗教行为,内心却充满骄傲、论断与伪善。耶稣警告我们,我们的义若胜不过法利赛人的义就无法进入神的国,无法重生。许多时候,当我们站在权力者的位置,也很难不被这样的义诱惑。

反观现实中的我们,我们想要开挂的人生,却发现自己总在原地踏步。我们在各种上瘾中迷失自己,只是多巴胺一消退,又开始莫名地空虚和沮丧。殊不知,我们在依靠着自己的义在活。不少人把“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人生我做主”奉为自己的“义”。尤其那句“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让人看到流行在人心中的自义。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恶棍神学”——一种模糊善恶界限的扭曲价值观。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个人将自己视为人生的主宰,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标准是唯一的衡量尺度,忽视或拒绝任何超越自己的更高权威,特别是神的道德标准。这种心态不仅让人自私自利,缺乏道德自省,还导致了个人行为的混乱与道德的滑坡。从圣经来看,这并不是一种合乎道德的生活方式。自亚当和夏娃犯罪以来,我们就与神疏远,转而依照自身的罪性行事。神呼召我们追求更高的标准,要求我们顺从神的旨意,活出重生的生命。

想到班扬的经历。班扬年轻时以酗酒、斗殴闻名,甚至以亵渎神为乐。那时的班扬,生活在罪的深渊中,无法看见自己的堕落。然而,他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一切始于一次偶然,他听到几位妇女谈论信仰,谈到基督为罪人死的真理。那一刻,这个曾经充满骄傲与愤怒的男人,内心被深深震撼。他反思了自己过去所信奉的“恶棍神学”,他深刻体会到“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句话的含义,并承认自己是罪人中最需要救赎的那一个。他曾自述:“我站在罪人的首位,是地狱最合适的候选人。”班扬从一个自信、傲慢的恶棍,转变成一个虔诚依靠神的圣徒。

重生后的班扬开始传道,并最终写下了基督教文学的经典之作《天路历程》,以寓言形式描绘基督徒的救赎之路。这部作品不仅是班扬一生信仰转变的见证,也成为基督教文学中的宝贵财富,影响了无数人。就像班扬一样,我们每一个人也当勇敢面对自己的罪和软弱,将我们的生命交托给神,让祂在我们里面成就大工。

生命的真正自由并非来源于外界的改变,而是内心与神的亲密关系,是神在我们生命中活出来的丰盛。这种生命不是靠“我命由我不由天”口号与努力去争取,而是全然依靠神的恩典和力量,活出祂喜悦的样式。正如保罗所说,“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