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基督徒数量减少了?

作者: 多明我之锤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21 06:40:10
分享与播放

前段时间,《19份全国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基督教人口或已开始下降》的帖子在主内群里引发了热烈讨论。支持或反对的弟兄姐妹参半,成为前段主内的热点话题之一。

从笔者观察看,这个帖子可信性还是较高的。仅从我所了解的教会每年受洗的人数看,确实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南方某大教会为例,以前每年都有300-500人受洗,而最近几年基本到了200以下。而其他教会也呈现类似的现象。

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教会的时代红利正在消失,如果要继续促进未来发展一定是需要有所改变的。教内外人士一致认定,改革开放后是中国基督徒人数井喷的时代。那时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精神状况空虚而茫然,再加上特殊年代带来的宗教市场失衡,而基督教在此期间填补了一些国人的需求,因此得到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红利。

可是随着中国社会日益稳定,尤其是经济得到发展后,人们的需求逐渐减弱。这在某些教会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一代外来务工人员都有较为虔诚的信仰,对于团契(抱团)的需求较高,因而在信仰上都很热心。可他们的第二代生活稳定而富足,对于信仰需求并不强烈,因此参加教会活动的热情也在减退。

而从文化角度看,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全社会都在学习国外先进科技、文化。作为西方文化重要载体的基督信仰,自然得到了人们尤其是小知识分子的追捧。可随着中国的发展,尤其是西方滤镜的打破,人们对于基督信仰的兴趣正在下降。而随着某些极端民族主义在自媒体的崛起,对基督信仰的反感正在增加。

而从文化角度看,改革开放前期大众娱乐方式较少,参加教会活动无疑是种不错的选择。而如今娱乐产业十分发达,人们的生活被短视频、游戏、二次元等等充满,对于信仰的追求自然是减退的。

当然教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些教会在福传上过于极端,尤其是不懂得尊重非信徒,动不动就论断不信者下地狱。这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只是改革开放前期因为时代红利信徒得到增长,从而掩盖了这一矛盾。

可随着民族主义兴起对于西方文化的排斥,现实中基督信仰的某些问题就在网上被放大了。从而导致不少人远离教会,导致信徒数量难以得到增长。此外,有些教会注重神迹的教导,对于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来说,也很难具有吸引力了。

在时代红利消失的今天,广大牧者同工需要对当前教会处境有深刻认识,需要采取符合现实需求的牧养方式,才能促进教会的发展。而落实基督教中国化事工,与当前时代相适应,也是教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虽然中国教会人数呈现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的趋势,但相信只要教会寻求上主带领,适应时代发展,仍可以迎来新的复兴浪潮。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