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历史古迹众多。而在天府广场西北隅的西华门街(原平安桥街),坐落着一座精美的教堂,她就是平安桥天主堂,是天主教成都教区主教府所在地。平安桥天主堂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8508平方米。
教会在四川的发展,可追溯到明末。当时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类思与麦哲伦的后裔安文思来到四川宣教,拉开了圣教入川的序幕。后来张献忠入住四川,两位神父还当过他的顾问,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经历。
顺治末年,川东巡抚许缵曾在母亲许甘弟大(徐光启孙女)的支持下,在巴蜀地区重振天主教,成都也建立了一座教堂。在满清“百年禁教”期间,中国的李安德神父在四川地区坚守,并促进了福音的传播,从而让四川的教会得以一直延续。
近代时期,传教士再度进入成都。1897年,法国籍骆书雅主教在成都筹划建立新教堂。他从成都郊县崇州、大邑、邛崃等地招集工匠,历时7年竣工。
平安桥天主堂规模宏大,能容纳千余人。她包括大小经堂、圣母无染原罪堂、主教公署。教堂成“十”字型,主教府成“束”字型,整个建筑群成“悚”字型,造成别致,古朴典雅。四周走廊宽敞相通,108根楠木廊柱气势恢宏,三道院内花园把主教堂和圣母无染原罪堂分成格式廊庭。四周两层104套房间,分隔成客厅、餐厅、办公区、宿舍。整个建筑的梁、柱、门窗、地板全部采用从邛崃山脉采运来的楠木,用材考究,十分珍贵。
教堂建立的百年来,平安桥天主堂虽经历了战乱和风雨侵蚀,但仍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建筑样式。比如三十年代,四川经常发生军阀内战,1932年更是在教堂附近发生了激烈战斗,可教堂没有遭到严重破坏。1939年6月1日,日本法西斯派出飞机轰炸成都,投弹10余枚,教堂中弹,大经堂左侧房梁被炸断,部分门窗损坏,但主体建筑却得以保存,并在战后修复。
即使是在那十年的特殊时期,教堂被迫关闭。可整体结构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在1979年复堂时,仍较为完好。本世纪初,成都进行了旧城改造。但由于平安路教堂拥有建筑与历史的双重价值,因此有关部门针对这种情况,在平安街拆迁改造中,教堂被特别划出了红线,得到了精心保护。
而在改造完成后,平安路教堂大门前建起了灯光广场,使圣母无染原罪堂10余米高的牌楼自1904建成以来第一次以全貌展现在成都市民面前。
2013年,成都平安路天主教堂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百年教堂中西合璧,是基督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见证了福音传播、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佳话,是来成都旅游时,不可错过的一处景点。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