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恩典才能使生命发生改变

作者: 古斯丁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2-24 17:03:12
分享与播放

在年末的一次青年团契中,我们一起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次听道。我想到的是在一次主日聚会中,牧师讲道的主题是“爱是最大的恩赐”。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牧师说:“作为上帝的子民、基督的肢体,上帝会赐给每个人不同的恩赐,用来服侍主耶稣基督。有的人擅长带领敬拜,有的人擅长讲道,还有的人擅长关心和帮助他人。但在这所有的恩赐之外,保罗鼓励我们追求一项最大的恩赐,就是爱。因为若没有爱,我们就算不得什么,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过如同是'鸣的锣、响的钹'一般,对人没有任何益处。”

在小组讨论时,有位弟兄发问说:“我发觉自己实在没有爱,连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爱不起来。在人际关系中,似乎我只能在我自己接受的范围内去爱,一旦这爱的要求超过了我的承受范围,我就再也爱不起来。”

爱一个人为什么这么难呢?这也是我最近正在思考的问题。回想过去的一年,上帝呼召我开始走上全职服侍的道路,这本是一件极其荣幸的事,但我心里却充满了挣扎。其中最惧怕的原因之一不是装备不够,而是因为自己对灵魂缺乏爱心。我知道,当一个牧者对灵魂没有爱的时候,他的服侍很难进行下去。因为没有爱的传道人只是“雇工”,而不是牧人。 

在听道时,当我们听见主要求我们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心里立刻会感到压力如此之大,因为心里实在没有多余的爱心可以分享给别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我们的心里如此缺乏爱呢?我想在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处在一种“律法主义”的思维,而非在“恩典”的思维中活着。

举个例子来说,在和妻子结婚几年之中,我们俩的生活习惯有巨大的差异。每次用完卫生间,她总是会责备我没有打扫干净;每次洗完碗,她也总会抱怨我没有把灶台的水清理干净。以至于我在干活的时候,只要妻子一进厨房,我都会感到压力倍增。虽然表面我都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了,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苦毒。为什么呢?因为我是在律法的强压下去做的,这种压力使我表面上做得好,但内心却充满了各种不情愿。

昨天晚上一对夫妻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聊到夫妻关系时,他们看出我心里的沮丧和无奈,便问:“是不是你妻子给了你很多压力?”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坦诚地说:“是的,不知为什么,我知道妻子的建议都是好的,但是自己心里就是抗拒作出改变。”听到我的话后,我以为妻子会本能地生气,没想到她却说:“其实我发现我也是用一种律法主义的要求在要求他,我只是要求他做得好,但其中却缺乏爱、忍耐与等候。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他的行为发生改变,心却没有改变,也不会有喜乐出来。

妻子的话令我很得安慰,因为她帮助我看到我们的相处模式不是在恩典中,而是在一种“律法主义”的思维中去要求和遵行。于是我跟那对夫妻分享说:“你们知道这些年我的痛苦是什么吗?我的痛苦就在于我成长得太‘快’了。”

就是说,曾经单身时五年学的功课,在婚姻中半年就要学完,我感到非常窒息,喘不过气来,甚至几次想离开这段婚姻。所以这种关系变成了一种被迫式的、无奈的改变,这真的令我很痛苦。那对夫妻笑了笑说:“你不应该为此感恩吗?你需要五年学习的功课,上帝让你半年就学过了。虽然看起来改变很痛苦,但是上帝是让你坐上了‘快车道啊,这样下来你一定比其他人成长得更快。”

仔细一想,我感觉他们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上帝把我放在全职服侍的位置上,的确是要塑造我的生命,更快地成长起来。我相信上帝的目的是美好的,但问题是,为什么在这美好的目的之下,我的心却充满了重重的压力,看到婚姻中的各样的挑战而感到惧怕呢?

听到这里,妻子十分敏锐地感觉到了我内心的变化,并察觉出我们的对话都不在福音中。她认为这位弟兄是从上帝的目的出发,认为上帝这样的带领对我们有极大的益处,这是好的。可是我们回应的方式,以及内心运转的机制呢?当我们处在一个正确的目的下却感到喘不过来气的时候,这仍然是一种律法主义的回应方式。妻子说:“律法主义对人的捆绑和所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它说出来的目的都是正确的,但却给人巨大的压力和罪恶感,以及做不到的羞耻感。可是,如果我们靠着自己能改变原有的生命,那主耶稣岂不是白钉十字架了吗?圣灵的工作岂不是也是成为一种多余的动工了吗?我们的生命能发生改变,不是基于上帝的要求,而是因为祂不变的爱和源源不断的激励。

的确,耶稣基督不是因为我们改变好了才爱我们,祂是在永恒中就预定要爱我们到底;祂也不是在我们愿意改变的时候才为我们钉上十字架,他是在我们满心刚硬抵挡他、拒绝他的时候,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祈求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妻子的回答帮助我看到,一个人的生命真正地发生改变,一定不是在律法的要求之下。因为律法不能改变人的生命,律法反倒会助长人反叛的罪性;而耶稣基督的福音却是在我们悖逆刚硬的时候,祂却仍旧向我们存一颗温柔、良善、慈爱的心。无论我们在地上的光景如何,祂一直在父的右边为我们祈求,忍耐和等候着我们的生命发生改变。在他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当中,我们看到他的爱是何等的伟大,以至于在他爱的激励中,我们不愿意再让他伤心忧伤,而愿甘心为讨他的喜悦而做出生命的改变。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常会有这种律法的思维,这种律法的思维就是我们仅仅告诉孩子一个正确的要求和结果,但在这过程中却缺失了爱的接纳、忍耐、陪伴;在夫妻关系中也是如此,我们很容易指出对方失败的地方,却无力向对方显出基督的爱来;包括牧者与信徒的关系中,牧人很容易在讲台上讲出正确的道理,但是却很少在台下带着爱心去探望、陪伴和祷告。想到这里,难怪许多孩子,许多夫妻以及许多信徒的生命,很多年都没有发生改变,是因为我们对待生命的方式是一种只关注“何为正确”的律法主义的思维,而非将人引向恩典,并活在恩典中的思维。

在主耶稣的服侍中,他曾医治过十个患大麻风的病人。按照律法,他们是不洁净的,必须要隔离在人群之外,他们不能与家人见面,没有去圣殿敬拜的资格。但是当主耶稣医治了他们之后,他们竟得到了痊愈。按照律法,他们应该回来向上帝献上感恩的祭物。可是那九个人以色列人都没有回来,只有一位撒玛利亚的外邦人回来大声的归荣耀给神。为什么认识律法的以色列人没有按着律法而行,不认识律法的外邦人反而发自内心地回来高声赞美怜悯的上帝呢?由此我们看到,律法并不能让人真的生出一颗感恩的心,唯有我们认识到基督所赐白白的恩典,认识主耶稣以牺牲自己来接纳我们的心肠,我们的生命才会迎来真实的改变,使我们结出为主而活的果子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