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沧桑历史

作者: 鼓浪隐士
2024-07-04 09:33:34
分享与播放

卢沟桥位于北京丰台区的永定河之上,它与洛阳桥、广济桥、赵州桥并称我国四大古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造的杰作。

卢沟桥在古代是南方各地进入北京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十分关键。金朝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后,燕京成为国家的核心。为了密切与南方的联系,公元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金世宗完颜雍决定修建广利桥,可尚未动工他就去世了。1192年,广利桥正式建成,由于当时永定河名为芦沟河,因此这座石桥也被称为“芦沟桥”。

据文保部门介绍:“卢沟桥为十一孔不等跨连续圆拱桥,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宽9.3米,墩前尖后方,迎水面砌成分水尖,并在每个分水尖上安置一根长约26厘米的三角形铁柱,以其锐角迎击冰块,保护桥墩,人称“斩龙剑”。桥墩的另一头,形如船尾,水流出券洞即可分散,减少券洞内水流的压力。卢沟桥的石雕精美奇特,构思巧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卢沟桥最具特色的乃是桥上石柱上雕刻的栩栩如生石狮子,据统计共有大约501只大小形态各异的狮子,它们从金朝到新中国都进行了不断修补,其精巧的艺术令人惊叹,从而让卢沟桥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早在金章宗时期,卢沟桥就是燕京八景之一,据说:“古代时候,这里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因此有了雅号“卢沟晓月”。目前桥东面还有乾隆皇帝手书的“卢沟晓月”石碑。

元代时,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汗八里,卢沟桥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游记》中回忆称:“河上有一美丽的大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建置甚佳,老实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从此西方人知道了中国北京有一座“马可波罗桥”,这座石桥就此名扬世界。

明清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卢沟桥经历了多次修缮。康熙八年十月卢沟桥完成重新修缮,可两年后却迎来了一次挑战。1671年,康熙为了修建孝陵石牌坊,巨大的石料必须从卢沟桥经过。可是大家纷纷担心,石桥难以承受如此的重量。总不能刚修缮了,又要开始加固桥梁吧,这样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时康熙想起他的洋老师,耶稣会士南怀仁,向他询问解决方案。南怀仁到现场考察后,马上提出使滑轮组加绞盘牵引练车过桥的方法,这样既不用加固桥墩,也不用骡子拉,就能完成这次运输。康熙听后大悦,采用了南怀仁的方案。最终效果非常好,巨大的石料安然地通过了卢沟桥,加速了工程的完成。南怀仁采用科学方式运输石材,成为卢沟桥历史上的一段中西科技交流的佳话。

当然卢沟桥能够让广大中国人铭记,乃是1937年7月7日,日寇以寻找失踪士兵为由,蓄意制造事端。当日军炮轰宛平城、进攻卢沟桥时,二十九军的爱国将士在佟麟阁、赵登禹等人指挥下英勇反击,拉开了八年全面抗战的序幕。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让卢沟桥成为抗日战争的象征,留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目前卢沟桥经历了8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以巧夺天工的艺术美感,讲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奇妙。而作为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