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疫情让我们深感生命的宝贵和脆弱,的确,在大自然面前,在灾难面前,生命既极其宝贵,又十分脆弱。三年的疫情也使我们深感金钱的重要,在变幻莫测的物价面前,口袋里的钱总显得那样的羞涩和渺小。《圣经》告诉我们: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参马太福音4章4节)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所需要的就是食物。疫情总算过去了,我们应该松一口气,说:“现在该需要神的话语了。”
肉体和灵性在我们身上是并存的,可我们却很难使两者统一,就像以扫因为看见食物就毫不犹豫的抛弃了长子的名分。其实,以扫就是不给雅各长子的名分也照样能喝上红豆汤,因为生命从来都不在人手里,更不在那碗汤上面。他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他只看到了肉体的需要,而没有看到灵性。或者说他只注重肉体,却忽略了人还有比肉体更重要的灵性生命。《创世记》里告诉我们,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世记2章7节)肉体是用尘土做的,是属这世界的,而灵性是从神来的,是属神的。如果没有灵,那用尘土做的肉体只能算是一个偶具,不能成为一个人。可见,我们是在有灵性的基础上才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换句话说,人如果没有灵性,没有神吹给的气息,那就是尘土了。
有很多人说一场疫情改变了对人生的认识。疫情后我们重回教会,有见到弟兄姊妹的激动,有来到神面前的兴高采烈,有劫后余生的欣慰,有感恩,有眼泪。可还有一些迟迟不肯来教会的弟兄姊妹 ,或许他们浅显的知识只知道信和得救,但他们未必就没有遇见过神,未必就没有灵性生命的感悟。我和一位遥远的同学谈及此事,同学说有的教会注重的是信徒的奉献,对收入高和奉献多的信徒很重视,甚至还让他们担任教会的职务;而对那些收入低、奉献少的信徒却从未真正去关心。我想经过这段疫情以后,人们更多的是看清了人情与世故,那些不愿去教会的信徒,不是离弃了神,而是看清了人。或许他们本身生活条件就不是很好,省吃俭用给教会奉献,还遭到鄙视,而他们面对的是神,又不是哪个团体、哪个人。
一场疫情之后,让我们对很多事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在教会的事工和侍奉上,也当更上一个台阶。首先,教会应从自身做起,面对那些不愿来教会的信徒,和奉献缩水的情况,教会当反思自身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去看清别人,而是要认清自己。教会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口若悬河的地方,它是一个大牧场,而且是一个干净的、有着新鲜的草和清澈的水的地方,温馨宜人。这是神给的,不是人营造的。教会及其人员只是在打理而已。信徒来到教会是到了神的家里,也可以说是到了自己家里,教会不能以能力、财力、物力,颜值等等为标准区别对待他们,因为教会及其人员不是他们的主人,只有神才是他们的主人,大家来到教会都是一样的。也不要把意念只盯在奉献上,以奉献来判断信徒的灵性生命,要更加注重信徒灵性生命的成长。十一奉献既是信徒当尽的本分,也是教会及其人员所结的果子,结什么样的果子和结多少果子不能说和教会及其人员没有关系。当做一个合神心意的打理者,蒙神悦纳!
其次,教会不能以牧养在信徒面前居功。教会及其人员不能在信徒面前常常谈自己的劳苦,甚至夸大自己的劳苦,这样会使教会世俗化,使信徒有压力感。不要错误的认为谈教会的不易就能凝聚信徒,这样实际上是在低估信徒,蒙蔽信徒。每个人都有神的带领,或许信徒领受的更清楚明白。教会及其人员要明白仆人的工价在神那里,况且真正牧养的是神。《以赛亚书》27章3节记载,我—耶和华是看守葡萄园的;我必时刻浇灌,昼夜看守,免得有人损害。若教会常在信徒面前居功,那就是在窃取神的荣耀。
耶稣说他就是羊圈的门。耶稣说:“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约翰福音10章14节)这是亲密无间的关系。我们虽以肉身在世上生存,但内心一定要有灵性生命的丰富。那碗红豆汤一直都在考验着我们,以扫看似一个勇敢勤劳的人,但他只忙于肉体;雅各是一个安静的人,但他却渴慕神。我们做的更好,神的赏赐自会更多。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陕西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