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基督教中国化的意义

作者: 多明我之锤
来源:福音时报
2022-10-02 07:00:06
分享与播放
基督教中国化大家谈

当前某些信徒认为,基督教中国化将会淡化福音真理,从而不利于中国教会的发展。且不说这项事工是在保持基本要道的前提下进行的,现实中也没有弱化基要真理的现象出现。而从历史角度看,基督教中国化不仅不会阻碍中国教会发展,反而是其拓展的最佳方式。

基督信仰是普世性,在核心教义上是一致的,但在各国各族中,都采取了适应策略,从而促进其发展。本土化是教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直伴随着教会历史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教会在基本真理上是一致的。但又有很大的协调性,会根据不同文化处境的地区,做出调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会文化。

正如使徒保罗所言“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

正是这种文化适应的方式,才让福音得广传,遍及世界各地。而在中国教会历史上,采取本土化的做法一直是福音传播的关键,比如在明朝末年,由于当时中国采取有限开放的政策,导致传教士都难以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被称为“磐石”,是很多耶稣会士希望打开的地区。而当罗明坚、利玛窦来到中国后,他们积极学习中国文化,采取了基督信仰与中华文化融合的方式,从而得以进入中国,并得到了广大士大夫的欢迎。

当时天主教内部广泛存在“欧洲人主义”,认为东方的民族除了接受基督信仰外,更要按照欧洲人的方式生活(比如葡萄牙化)。这就在福音之上添加了条件,成为许多人接受福音的拦阻。利玛窦等人就是看到了这种方式不利于宣教,才打破了这种做法,采取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方式。正是利玛窦等人采取的“合儒、补儒”的适应方式,才真正打碎了坚硬的磐石,找到了进入中国宣教的最佳道路。

而近代以来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厦门在十九世纪时,有位叫叶汉章的牧师。他曾于1872年受邀到台湾教会巡回讲道。叶牧师作为闽南人,用基督信仰结合闽南文化的传教方式,拉近了与台湾同胞的关系,促进了他们对信仰的理解。事后,甘为霖感慨道 “本地传教确需要本地出身受过教育的人士来担任,始能克服传教的障碍。”

与之相反,采取排斥的方式,往往成为福音的拦阻。像利玛窦的接班人龙华民改变了他的策略,对传统文化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果引起了很多国人的反感,成为引发“南京教案”的重要因素。而中西礼仪之争、晚清教案以及当前某些非信徒对于福音的反感,都与激进的排他方式有一定关系。

从教会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基督教中国化是教会在中国发展的最好方式,因为其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处境,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从而促进了教会的成长。而我们熟悉的和合本《圣经》,不正是基督教中国化的美好体现吗?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