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杀是一种暴力结束生命的不良行为,被视为“残忍的死亡”,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与伤害。根据美国精神医学手册报告,每年全球有50多万因自杀而死的案例,平均每分钟都有人因自杀而死亡。但圣经教导上帝禁止杀人(出20:13),包括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主权在于上帝。
曾有学者分析自杀是否可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因素有避免的可能。因此,作为基督徒,该怎样协助自杀者?如何给予帮助,尽可能的及时避免自杀行为?
有学者指出,从心理辅导掌握技巧和策略,即可有效的降低自杀危机。那么作为教牧人员,笔者尝试从自杀的原因分析,探讨有否挽救的可能,并从教牧辅导的角度,给予受助者切实的关怀,盼望协助自杀者挽回珍贵生命,并重获希望。
二、“自杀”定义及原因
1. 自杀的定义
自杀不属于精神失常,而是在清醒认知的状态下,主动意识的行为,作出进行自我毁灭的行动。魏連嶽认为:当生的恐惧大过死亡的恐怖,就会导致其迈向死亡。
因此,自杀是主动的意识形态,是壮烈而非荒缪,是勇气而非懦弱的行为。只有当我们了解自杀的原因,才能探讨如何有效给予自杀者帮助。
2. 自杀的原因探讨
有学者分析,自杀者与年龄性别等诸多因素有关。总体可归为两类:
2.1.个人方面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自杀。在个人方面因素有:1、依性别区分。2、宗教信仰。3、婚姻状况。4、职业。5、心理特质。
由此可以给辅导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在个人层面,无论性别年龄信仰背景如何,当他们受到严重的伤害或排斥,绝望胜过活下去的欲望,就可能会选择自杀。辅导者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受助者需要,使用特殊建立关系的方式,从而进行有效的对话沟通。使受助者能在真正需要的层面得到切实的抚慰和帮助。
2.2.社会层面
另外,社会方面导致自杀的原因有:“1、社区。2、经济情况。3、战争。4、文化。”魏連嶽也认为,除了上述个人内在的层面,还有诸多自杀现象反映出社会与世界中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杀率迅速增长。”
这里更让我们看到基督徒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如何营造美好的社会环境,使生命能够持续充满光明,对于挽回自杀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说在基督徒所处的环境,交往的人群,以正面积极的信仰力量影响身边的人,即可对自杀有预防和避免的帮助。另外,从社会层面可以看到,辅导方向针对自杀者所处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劝导,至关重要。
三、‘自杀’的挽回可能
有学者分析:“自杀的成因多半是社会性的。换言之,它是一种社会问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值得探索。”自杀与其他的死亡方式不同,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因素有避免的可能。
1.自杀者的征兆分析
美国精神医学手册中,提到自杀者经常会发出危险信号。比如:“1、以前自杀过的人容易再犯。2、有精神疾病的人需要留意。3、留下遗书,在小纸条上写着(想死)之类的话,不可轻视。4、经常酗酒,有毒瘾的人,自杀率高。5、久病不愈的人。6、刚动过手术,尤其是切掉身体某部分的人,心中挫折感和失落感往往很深,倾向自杀。7、常抱怨自己身体有疾病。8、刚退休的人,失落感强。9、同性恋者常有不适应和抑郁。10、与社会隔绝的人。11、长期适应不良的人。12、破产者——包括名利地位、丧失朋友,对未来不抱希望者。13、缺乏四个基本需求——食物、性、睡眠、活动能力者易自杀。14、有强烈罪恶感的人。”
从以上现象表明,多数的自杀者都有前兆。周围的人如果多加留心,就能预防许多不幸。虽然以上提供的数据需要针对个人不同的情况而展开辅导,但足以让我们在这诸多自杀征兆的预防中,尽量寻求协助的方法。
2.自杀者的预防措施
美国精神医学手册也提到一些预防的方法。比如:“1、预防沮丧、忧虑是最好的方法。2、鼓励有自杀前兆的人打电话给亲友,或者寻求帮助。3、避免有自杀征兆者长时间独处,并常给予安慰。4、避免拥有许多药物。5、碰到自杀情况,几句话可能就产生果效——和他谈谈宗教,请他想一些快乐的事,让他回到现实。6、情绪长久抑郁的突然兴致高昂,是很危险的征兆,往往此时他已决定自杀。”
以上这些预防方案,是从受助者实际的情况而展开帮助。但是否能够真正预防自杀,依然有待商磋。毕竟我们可以尽力挽回,借用这些方法尽可能的协助避免恶果发生。毕竟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法则可以针对不同的自杀者的不同原因有所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方案来预防甚至协助自杀者。
四、从教牧角度对自杀者的协助关怀
基督徒不仅从圣经和伦理角度,反对自杀。而且需要提供有效方案,尽可能的挽救自杀,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因此,笔者尝试从教牧辅导的角度,参考学者的看法,提供下列方案。
1.恳求上帝施恩帮助
魏連嶽认为:“每一桩自杀都是庄严的”。必定有其充分的理由和说服力,导致他走向绝谷。因此,在一切的心理辅导与教牧协助方面的专业知识,都将显得无力。这时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祷告(情况紧急可默祷),寻求上帝帮助,盼望上帝感化自杀者的心灵,给予安慰和生命力量。并且,他以自身例证说明此方案的有效帮助。
这是教牧辅导者首先要认定相信神有大能,且可行有力的方案。
2.自杀者的教牧关怀
当自杀者面对生命的绝望。基督徒必须对其有“劝戒”的关怀。亚当斯认为,这是教会的责任。并且,他指出“基督教的辅导就是以基督为中心”。而后又谈到辅导的总归就是“爱”。辅导者必须以爱表达对他的事情兴趣和关心,和受助者建立关系。巴特曼认为:“基督教的教牧辅导就是回应蒙召的使命,活出上帝的荣美,使受助者感受上帝的爱与形象,从而得着心灵的医治。”魏連嶽以圣经“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说明“爱心、耐心与真心”远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这是辅导者在进行帮助的动机与态度,此时的受助者必定充满伤害,以致迈向绝望,只有借助基督的爱,重新使之感到温暖,才能让其接受有效的辅导。
3.协助对方启发盼望
有学者提议“评估其生活状态,进而协助解决生命中的难题”。这个过程,是针对受助者所面临的处境进行切实辅助,然而若非对生命和生活失望,将不会走到如此境步。故此,就需要在生命中寻求盼望。张宰金说到:“盼望使人在黑暗中期待曙光,在严冬预期春暖”。并且,他认为:“在基督徒的信仰中,盼望与信心爱心是重要的三大要素”。使人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魏連嶽也建议:“以聆听、鼓励和支持帮助引导受助者来到上帝面前,寻求盼望。”
因我们知道,在上帝那里,圣经记载有苦难、疾病和无助甚至死亡当中上帝的帮助。使受助者在与辅导者联络的同时与上帝建立关系,这是给无助者最直接的盼望和帮助。
五、结论
自杀行为不仅造成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作为基督徒,关注这一话题,也是上帝赋予教会的使命责任。
通过对自杀者的原因及预防探讨,说明自杀者的征兆正是急切的呼救信号。并透过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及教牧辅导的协助分析,盼望借此激励更多人珍爱生命,从而关注自杀者的无助,引起更多学者提陈宝贵的辅导方案,深切的进行教牧关怀。
希望各位能够真诚的帮助,给予受助者爱和生命的盼望,以尽可能的挽回拯救自杀行为。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书目:
1、Barbara Rubin Wainrib 、 Ellin L. Bloch 著。《危机介入与创伤反应》。黄惠
美、李巧双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
2、Bill Blackburn。《啊,自杀》。孫宇斌译。台北:宇宙光,1999。
3、杜艾文、陈心洁主编。《教牧关怀在中国:神学基础与实践》。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社,2013。
4、Ivy-Marie Blackburn、Kate M. Davidson著。《认知治疗的实务手册》。姜忠
信、洪福建译。台北:扬智文化事业,2000。
5、赖诺曼。《协助危机中的人》。黄淑惠译。台北:中国学园传道会,2000。
6、彭怀真。《同性恋、自杀、精神病》。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出版社,1983。
7、瓊斯、巴特曼 著。《当代心理治疗》。周文章译。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2004。
8、魏連嶽。《死亡神学》。台北:校园书房,2016。
9、谢永龄。《青少年自杀》。香港:中文大学,2000。
10、亚当斯。《成功的辅导》。陈若愚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11、张宰金。《教牧谘商》。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2005。
本文系:作者教牧学某科论文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