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中学是广州最早的教会中学,也是广东省第一所女校,广东第一批女医生、女护士、女教师多出自该校。它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美国长老会那夏理女士创办,最初设在沙基金利埠(今广州六二三路),称为真光书院(True Light Seminary)。
书院只招收女生,最初只有6名学生(其中3人为已婚妇女)。书院实行免费教育,不仅学、杂费全免,还免费提供食宿和生活用品。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首任会长——罗刘心慈女士7岁便就读于此,13岁在校任教员,后成为该校首任华人校长。
光绪元年(1875年),沙基附近失火,真光书院因严重损毁而重建。1878年又迁址仁济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宣统元年(1909年),真光书院更名真光学堂并增设师范班。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真光学校。
民国6年(1917年),将中学部迁至新落成的白鹤洞新校舍,改名私立真光女子中学,设初中部、高中部。民国17年(1928年),位于仁济路的小学部也被扩大为中学部,定名真光中学。
解放后,该校由市政府教育部门接收,改名广州市第22中学,1984年恢复真光中学校名。真光中学小学部改名仁济路小学,和“私立新潮中学”合并为广州长堤中学,后更名为广州市第九中学,2000年改名为长堤真光中学。(而真光中学校董会则迁往香港,并创办了九龙真光中学。)
注:本文原文刊登于《锡安·心语》(锡安堂内部交流刊物)第21期(2016年1-2月刊),原文请查看:广州最早的教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