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霞姐,有喜悦也有沉思

作者: 小驴驹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28 15:18:01
分享与播放

那天,我和表妹从教会出来,刚走到她小区的路口,就听见有人喊我名字。转头的那一刻,我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她说:“果真是你,哈哈……”伴随着久违的笑声,她接着说:“我一眼就认出了你,只是没想到能在这遇见,这么多年不见,你没怎么变化啊……”

我迎上她,很自然地牵起她的手。这是霞姐,曾在我娘家不远处居住。她比我哥还要大几岁,和我哥比较熟络,是邻居,又是我刚踏进职场时的同事。在我刚工作时,她常常给予我指导和帮助。霞姐心直口快,是那种一见人就笑、一说话就止不住的直爽性格。后来我离开岗位,换了工作,见面就比较少了。再后来,我结婚生子,回娘家时会偶尔遇见。之后,我们都搬离老区,分布在新区不同的地方,再也没有见过。

如今二十年后再见,她好像也没怎么变,脸圆圆的一点皱纹都没有,只是头发稀疏,体态偏胖。原本个子不高的她,略显出发福的可爱。她说自退休已有两年,丈夫还在内蒙,不经常回来,儿子今年研究生毕业,工作刚安置好,目前在深圳发展。言语间带着母亲的骄傲与牵挂。她又主动说起身体发胖是源于去年的一场突发疾病——某个早晨头晕呕吐、无法直立,不得不住院检查,才知道是脑血管狭窄引发严重供血不足。住院治疗期间,又出现多处关节疼痛,连续服用激素类药品才得好转。好在最近两个月停了药,身体和身材都在逐步恢复,脸也比之前小了点。

她笑着说,如果我去年见到她,肯定认不出来,那张激素脸虚大到她自己都不敢照镜子……霞姐用手比划着自己的脸,我也在她的叙述中找到了她脸如此“圆润”的答案。当我问她,丈夫孩子都不在身边,病这么严重谁照顾你呢?她说好在侄女和侄女婿住得比较近,多亏有他们帮忙。一丝落寞从她的眼神闪过,很短,却很清晰。我知她言语中并非埋怨,而是一种深藏于心的无奈叹息。

霞姐继续说着她的日常琐事,我的思绪却飘远了。想起那句经典之言:“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90:10)是啊,一生矜夸的,终会过去,终将如飞而去。当我们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活、事业、家庭、儿女的成就……但在某个瞬间,却凸显出人生所追求的不过是虚空的虚空。一场突发的疾病能将人无情地抛回荒芜之地,让一个原本努力的人没有了前行的力量。本是开朗直爽的性格,却在五十几岁迎来了心灵的荒年。正如她说,如果不是买些必需品,估计两三天都不下楼,自己一人待在家里,也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唯一能陪她的就是手机……

我向霞姐介绍我心中的祂,告诉她,之前的同事中好几个都是姊妹,我们相聚在爱的家园满有平安喜乐。不知为何,霞姐却借故道别匆匆离去。

我想她可能还没准备好,走进我口中说的“欢喜快乐”的家园。她仍在属于她的时间洪流之中,尚未抬头。但我相信,终有一天,那一双钉痕的手也会伸向她,将她温柔救拔。或许,还需要一点点等待的时间。

二十年不见,她和我,表面似乎都没变,却又什么都变了。生活就是这样,它从不问你我是否已经准备妥当,只是无声地用力推着我们前行,在不经意间。

愿每一位“霞姐”,停下忙碌半生的脚步,能听见那从永恒之处传来的微声:“你一生劳劳碌碌、刻苦己心、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

愿每一位“霞姐”,被那位“叫我们末后有指望”的神,填满所有角色褪去后的荒芜,解答一切“得着”之后的虚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南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