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的力量:从家长会到信仰生活的启示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08 09:17:18
分享与播放
目标

期末考试结束那天,我跟着一群家长去了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站在讲台前,声音温和却不失坚定:“现在的孩子,学习必须有目标。没有目标,就容易被网络上的各种东西分心;没有计划,就很容易灰心,觉得学习没意义,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

我注意到班主任特别强调两个词:大目标和小目标。大目标,比如希望孩子未来能从事什么方向的工作;小目标,比如这个暑假能不能把语文作文拉上一个档,数学基础再巩固一下。她说,“有目标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眼里有光。”

听完班主任的这番话,忽然有种莫名的感动。是啊,我们常以为孩子还小,不需要思考太远,但其实,从他们第一次开始问“我为什么要上学”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在寻找人生的目标了。而我们呢?大人,真的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吗?

没有目标,是一种慢性耗竭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只在湖面打转的小船,风吹来就走几步,浪高了又停下来。他可能也曾满怀理想,也曾殷勤学习和工作,但渐渐地,在无数个重复的清晨醒来后,开始对生活感到麻木:“反正也不会变好,何必呢?”于是选择躺平,人生失去了意义。

记得在我做校园事工的那段时间,这种“何必呢”的心情常常缠住我。我知道福音的重要,也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但早晨醒来,望着窗外泛白的天色,我心里只想说:“今天能不能不要再约人谈信仰了?”“能不能不再去敲宿舍的门了?”不是因为没时间,也不是因为不关心,而是内心没有足够的“燃料”。

有些时候,是因为惧怕。害怕别人冷眼相待,害怕说错话。但更多时候,是因为这件事本身没有深深打动我。就像一场训练,不知道目标在哪里时,连跑起来的力气都找不到。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一段话:“神的荣耀,是人活着的终极目标。”那句话好像一道光,刺穿我心里漂浮不定的雾气。我忽然明白,原来我传福音,不只是为了别人的得救,也不只是完成某项属灵任务,而是为了让神得荣耀。即使对方没有回应,我的每一次讲述、每一个祷告,都是一次荣耀神的行动。这就是目标感的力量。

为什么“为什么”最重要?

领导力专家西蒙·塞内克(Simon Sinek)在他的畅销书《从为什么开始》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真正能带来长期动力的,是‘为什么’。”一个人知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很容易,但最根本的驱动来自于“为什么要做”。

西蒙·塞内克举了苹果公司的例子。当他们说“Think different(非同凡想)”,或者“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时,其实不是在卖产品功能,而是在激发用户的愿景: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类是一种需要意义的受造物。我们不只是为了吃饭、上班、休息而活着,我们需要知道这一切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的。否则,哪怕再高薪的工作、再稳定的生活,也会让我们感到空虚。这不只是成年人面对的课题。儿童心理专家凯西·科赫(Kathy Koch)也指出:“目标,是孩子成长必须满足的五大核心需求之一。”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要变得更好,他就会变得懒散、自我否定、容易放弃。而知道自己被赋予目的,知道自己是为某种更高的召唤而生的孩子,会愿意坚持、愿意冒险,也愿意承担责任。换句话说,目标感,点燃的是成长的引擎。

什么样的目标,才值得一生追求?

我们人生中其实有很多目标: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拥有幸福的家庭、退休后环游世界……这些目标没有错,但你有没有发现,它们都只是“过程目标”,不是终点。

这些目标中任何一个一旦实现了,很快就会出现新的空虚:“然后呢?”比如,考上大学之后,就开始焦虑工作;结婚之后,开始烦恼柴米油盐;买房之后,开始考虑第二套。人生仿佛永远在追赶下一个目标,可是终点在哪里?

《传道书》的作者,用整整十二章讲述了这种“循环疲惫”的感受:“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1:14)但在最后,他却留下一句惊人的结论:“你当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12:13)这是圣经给我们的人生终极目标:敬畏神,为祂而活。

当我们的生命以“荣耀神”为中心,一切其他的目标都开始被赋予意义。学习,不再只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装备自己,更好地事奉;工作,不再只是为升职加薪,而是为神的国度作见证;家庭,不再只是满足自己对幸福的想象,而是一个操练顺服与舍己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真正相信“我所做的,是为荣耀神”时,那些原本让我感到惧怕、厌倦的事工,竟变得甘甜起来。因为我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回应呼召。就像保罗所说的:“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

你愿意为怎样的目标活着?

家长会上,班主任最后给家长们留了一道暑假作业:帮助孩子设定一个可行的学习目标,不要太大,但要真实具体,比如“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每天练一页数学题”。这个功课不只是孩子的,也是我的。我也需要问自己:我今天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的生活是否被某个值得一生追随的目标点燃?或者,我是否已经在漫无目的中耗尽热情,只是在为了“生存”而忙碌?

目标,不是一种压力,也不应成为焦虑的根源。真正值得我们倾心追随的目标,是神自己。祂的话语如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祂的同在如火,温暖我们疲惫的心。

也许,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不再只问:“我今天要做什么?”而是更深地反思:“我今天是为了谁而做?”当我们找到了那位不虚空、不动摇的目标,我们的心也会被重新点燃,愿意为祂全心投入,坚定前行,走在荣耀祂的旅程上。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