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胜过红宝石:在数字时代寻找真正的智慧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04 09:58:36
分享与播放
网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无数文字和视频包围。手机一打开,各类短视频平台轮番“投喂”:爆笑合集、生活技巧、鸡汤语录、新闻热搜,还有被剪辑得煽情十足的“情绪共鸣”。这些内容看起来轻松、容易消化,但当我们刷了半小时、一小时之后,却往往发现眼睛酸胀、脖子僵硬、时间溜走,内心却并未真正被喂养,反而更感空虚。我们像是在不停地摄入“信息垃圾快餐”,填满了我们的感官,却饿着我们的灵魂。那种空虚感,像是吃下了一堆色彩艳丽却毫无营养的糖果,甜腻、虚浮,却毫无智慧的重量。

这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在这样一个喧嚣而浮躁的数字时代,真正的“营养”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可能从这些碎片化内容中获得真正的智慧?还是说,智慧需要我们付出更深的代价?

是的,这个时代的信息不等于智慧。那么,智慧是什么?它不是快餐,不是点击量,更不是情绪的瞬间满足。智慧是一种深邃的洞察,是对人生真相的认识,是在迷雾重重中仍能辨明方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智慧关乎上帝——关于祂是谁,祂怎样行事,以及祂希望我们如何在这混乱的世界中活出真实的生命。

智慧不是知识智慧从哪里来?

约伯记是一卷探索智慧与苦难的经典之书。约伯是一个义人,却在极短时间内失去了一切。他的身体被疾病吞噬,儿女死去,产业化为乌有。连他的朋友也在他最痛苦的时候指责他,认为他一定犯了什么错才会遭此重击。约伯几乎到了人生的尽头,他说:“我的心灵消耗,我的日子灭尽;坟墓为我预备好了。”(伯17:1)

但就在这样的破碎之中,约伯发出令人震惊的宣告:“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13:15)又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他必站立在地上。”(19:25)在最深的黑暗中,他仰望天,看到了一道难以形容的微光。他所渴望的不再是恢复财富或解释苦难,而是认识神自己。这是智慧——痛苦中的洞察,苦难中锤炼出的真知。

约伯最后说:“珊瑚和水晶都不值一提,取得智慧胜过取得红宝石。”(28:18,新译本)这不是一句诗意的赞美,而是他用一生的苦难换来的真实体验。他明白,智慧不是唾手可得的,它不像儿童餐中附送的玩具,不是在便利贴上写下的口号,更不是某位网红剪辑的三十秒励志视频。智慧的来处,是上帝。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可以从搜索引擎中获得,但智慧往往是在哭泣中、在跪地祷告中、在漫长等待中被炼成。正如先知耶利米。在他的时代,整个耶路撒冷在他眼前毁灭,尸横遍野、火烟缭绕。他警戒犹大的百姓悔改,倾尽一生,却无人响应。他亲眼目睹耶路撒冷被毁、百姓被掳。他在《耶利米哀歌》中痛哭:“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我的儿女孤苦,因为仇敌得了胜。”(哀1:16)但同样在这本哀歌中,他唱出了一首惊艳历史的盼望之歌:“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信实极其广大!”(哀3:22-23)这就是智慧所带来的力量:即使在瓦砾中、灰烬中、眼泪中,仍能因神的信实而生出盼望。这不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而是在焦土中依旧看见神信实的亮光,是在绝望中发现神怜悯不止息的红宝石。

保罗也是一位在苦难中孕育智慧的人。他在新约中写下十三封书信,几乎每封都浸透着苦难的痕迹。他被石头打、遭船难、受鞭打、坐监牢。他的生命充满艰难,却也充满智慧。他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他不是轻看苦楚,而是用天上的眼光衡量地上的重担。而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智慧,是因为他曾被提到“第三层天”,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林后12:2-4)那是一颗红宝石般的启示,虽不能讲述,却改变了他整个人生的方向。

智慧,真的胜过红宝石。古今中外,无数信徒都在苦难中得着智慧的宝藏。现代最令人敬佩的见证之一,来自一位仍坐在轮椅上的姊妹琼妮(Joni Eareckson)。她年轻时因跳水事故导致高位瘫痪,四十多年坐在轮椅上。她曾痛苦、愤怒、挣扎于对神的疑问之中,但正是在这些黑暗低谷中,她一颗颗拾起了属天的红宝石。

“我可以向神说:‘谢谢祢赐我这张轮椅。’”她说:“不是因为我轻看苦难,而是因为我看见其中的智慧与荣耀。”在讲台上,她的声音平静、明亮,却胜过千言万语的“积极心理学”。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人们:真正的智慧,不是风平浪静时的顺利成功,而是在无法站立时,依然仰望天上的神。

你愿意过拥有智慧的人生吗?

今天,我们的世界缺的不是信息,不是知识,而是这样的智慧。不是懂得怎么成功、怎么投资、怎么规划人生的工具型智慧,而是“我虽然失去一切,却仍知我的救赎主活着”的那种属天智慧。

如果我们问,智慧有什么用?它不是用来让你在简历上写得更精彩,也不是让你在职场上比别人更快一步,而是在你面对疾病、失败、误解、孤独,甚至死亡的时候,有力量站立不倒。智慧让你在一切喧嚣平息之后,仍能平静安稳;在世间价值观混乱之时,仍能说:“主啊,我信祢。”

智慧是那在火中仍不被烧毁的信念,是那在黑夜中仍望见晨星的眼睛,是那在绝望中仍生出盼望的能力。这样的智慧,的确胜过红宝石。

你愿意过拥有智慧的人生吗?也许此刻的你,正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碎、梦想的搁浅,让人不禁抱怨命运不公。但如果神正藉着这些经历,在你生命中种下一颗通往真智慧的种子呢?我们愿意等候它在风雨中生根、发芽吗?

前些日子,我在一次徒步中,走进山林深处,偶然发现一间早已倒塌的房屋,四周荒草丛生。它曾是遮风挡雨的所在,如今却只剩破败残垣,任风吹雨打。那一刻,我怔住了:这不正是我们在人世间苦苦积攒的一切写照吗?那些看似稳固的东西,其实根基何其脆弱。多少人穷尽一生追求财富与安稳,最终却发现无法守住最初的渴望。若我们未曾认识真正的智慧,这一切终将化为尘土,徒留叹息。

圣经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原来,智慧并不遥远。它不在云端,而是在神的话语里,在你深夜流泪祷告的床边,在你选择饶恕而非记恨的瞬间,在你拒绝报复、选择信靠的那一步。它不是廉价的,也不流行,但却值得你用一生去寻找与持守。

所罗门王曾说:“智慧比珍珠更美;一切可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约伯也说:“智慧的价值胜过红宝石。”保罗更提醒我们:“要持定那真正的生命。”而耶稣自己,就是那赐人生命与智慧的源头。他说:“凡听见我的话去行的,就像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太7:24)唯有建造在这磐石上的人生,才能在风雨来袭时仍屹立不倒。

我们可以在数字的海洋中,不迷失自己;在纷繁的世界中,不忽略智慧的声音;在每一场苦难中,我们仍能仰望那位“智慧的主”,以信心等候那永恒生命的来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